夷陵区

科技特派员,您身边的科技专家

科技特派员,您身边的科技专家!

当前位置:首页 > 调研报告
湖北夷陵区蜂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罗仑亭 发布    浏览1582次   2021-11-25发布

湖北是全国养蜂大省,养蜂已有2000多年历史,养蜂规模、蜂产品加工与出口创汇等一直稳居全国前列,是全国蜂产品的主要生产区之一[]。夷陵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处长江上游与中游的结合部、鄂西秦巴山脉和武陵山脉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气候适宜,蜜源植物种类繁多。夷陵蜂产业属以神农架中华蜜蜂保护区为中心辐射至十堰、宜昌、恩施、随州、荆门和大别山山系形成的中蜂经济板块[]位居湖北省蜂产业三大经济板块之一。据史料记载,夷陵区养土蜂至少可追溯到距今1500年的隋唐时期[],夷陵养蜂不仅资源禀赋优越,且文化底蕴丰厚。因发展蜂产业劳动强度投资小、见效快,社会生态经济效益显著,十分适宜蜜源植物资源丰富的山区农民发展蜜蜂养殖项目。近年来,蜜蜂养殖在促进山区农户脱贫增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夷陵区蜂业发展概况

1.1蜜源植物分布

夷陵森林覆盖率为74.93%,蜜源植物丰富。据初步统计,全区拥有各类蜜源植物面积约28.33hm2以上,按照3亩油菜/箱,5亩桔园/箱,6亩果园(不含桔)/箱,8亩茶园/箱,30亩林地(有野花的)/箱的标准计算,理论承载蜜蜂约20万箱,目前全区蜜蜂存量约占1/10左右,蕴藏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其中天然蜜源植物主要有板栗、枇杷、刺槐、乌桕、洋槐、荆条、栾树等,主要分布在樟村坪、下堡坪、雾渡河、三斗坪、乐天溪等西北山区及三峡坝区乡镇。中药材蜜源植物有五倍子、贝母、黄连等,主要分布在半高山以上乡镇。经济作物蜜源植物有柑橘、茶叶、玉米、油菜等农作物蜜源植物及樱桃、李子等小水果蜜源植物,主要分布在鸦鹊岭、龙泉、小溪塔、黄花、分乡等城郊乡镇。

1.2蜂蜜产量

全区现有蜜蜂养殖户约4200户,饲养规模达21764箱,其中中蜂饲养户达到4118户,饲养规模达到18884群,遍布全区各乡镇,意蜂养殖主要集中在鸦鹊岭、龙泉、小溪塔等乡镇。根据统计年报2013-2019年历年蜂蜜产量数据,2019年前全区年产蜂蜜约100吨左右。在产业扶贫项目政策驱动下,2019年蜂蜜产量较之前翻番,达到199.69吨。对比历年蜂蜜产量变化趋势(见图一),不难发现全区蜂蜜年产量在2016年前较平稳,全年维持在80吨左右。2015-2016年间,受湖北地区多轮暴雨袭击等灾害天气影响,以中蜂养殖为主的西北山区乡镇蜂蜜年产量从2013年的30吨下降至2016年历史谷底,年仅8吨,降幅达73.3%。随着2016年后产业扶贫政策的不断推进,西北山区蜂蜜产量逐年上升,2019年达到59.224吨,较2013年翻番,占到全区蜂蜜产量的29.66%

1.3政策扶持

在国家扶贫攻坚战号召夷陵区2018-2020年连续年,区政府每年整合30-100万元中蜂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新发展中蜂养殖,极大提高了贫困户养蜂的积极性。培育了高场、唐家坝、九山坪、张家口等4个中蜂养殖示范基地,人工种植了大量蜜源植物,重点培育了13个村级中蜂养殖合作社,有力地推动了全区蜂产业的健康发展。 

1.4产业成效

“十三五”时期,全区建成种蜂场1家,中蜂繁育场4家,中蜂养殖村(合作社)13个,已培育出“蜂氏家族”、“唐蜜”、“九山味道”、“殷家坪蜂蜜”等蜂蜜品牌,建成区域性电子商务平台1个。其中“唐蜜”土蜂蜜于2018年通过无公害认证,“殷家坪蜂蜜”申报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已通过初审。2018921日在分乡镇高场村成功举办了夷陵区“首届蜂蜜节暨中蜂产业发展交流会”,中科院武汉科学家报告团专家、华中农业大学张新军教授,市区相关领导、各乡镇分管领导及中蜂养殖户、媒体代表等共170余人参与了交流会。会上交流了现代活框蜂箱规模养蜂经验,转变了蜂农传统养殖观念,提升了区内蜂产品美誉度,并与华中农业大学专家团队建立了稳定的技术合作关系。2019年,夷陵依托精准扶贫项目,全区蜂蜜产值达0.24亿元,贫困户养蜂户均增收800元以上,创下了历史新高。宜昌金花蜂业有限公司夷陵贡蜜“蜂氏家族”蜂蜜品牌于20191123日代表宜昌市在第十六届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上参展,并受到了与会评委的好评。

2.存在的问题

2.1种繁推体系不健全

夷陵区缺乏专业养蜂技术带头人,没有专门的种蜂场,蜂农普遍采用自然分蜂技术,掌握人工育王及人工分蜂技术的人很少,新发展中蜂蜂群高度依赖引进,生产管理落后,缺乏应对灾害天气实践经验,现代活框箱高效中蜂养殖配套技术推广体系不完善,严重阻碍了全区蜂产业的持续发展。

2.2种资资源保护开发利用不够

夷陵区中华蜜蜂华中品系具有典型鄂西地区气候适应性近年来,随着中蜂产业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大,各地新发展中蜂养殖引进蜂种时忽视了中华蜜蜂种系间的差异,在种系选择及种蜂配套饲养管理技术上研究还不深,致使引种成活率不高。种间竞争现象问题较突出。意蜂多流动养殖,因意蜂养殖转还不够规范,与本地中蜂抢夺蜜源,面对个头小的中蜂,意蜂经常残杀中蜂群,致使中蜂养殖户蒙受巨大损失。

2.3养蜂监管缺失

蜂蜜作为一类特殊的农产品,蜂产品质量监测体系还不健全。中蜂喜采百花蜜,意蜂蜂蜜一般较单一,中蜂蜂蜜不经加工很难实现产品的均一化。养蜂市场准入门槛低,蜂蜜产品市场流通监管还不深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蜂蜜作为高品质产品越来越受消费者青睐,致使蜂蜜掺假严重。据2014年中国蜂产品协会对网售蜂蜜抽检发现,结果显示,在淘宝、天猫等商城销量较好的20款蜂蜜中有13款产品掺假,主要是掺杂了大米糖浆、甜菜糖浆等非蜂蜜物质[]

2.4生产效益不稳定

蜂蜜产品上市季节性较强。当前,受局部气候、养殖规模、蜂蜜产量、品质均一性及集中上市时间等的影响,蜂农依然以零售为主,养蜂行业组织化程度还不高,供需对接机制未建立,缺乏市场定价权,导致生产效益很不稳定

2.5加工能力薄弱,缺乏影响力品牌

全区现培育蜂蜜品牌繁多,但品牌杂,且蜂产品品种单一,精深加工产品开发不足。“统一生产加工、统一分类标准、统一商标品牌、统一包装销售”的四统一模式未形成,缺乏赋有独特品质、风味或者文化内涵的地方影响力品牌。

2.6“生态观光”农业谋划不够

20199月夷陵区全国71个县市区荣获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称号,湖北省仅3个。夷陵旅游条件优越,但是深入挖掘传统养蜂农耕文化不够,缺乏以蜜源植物观赏、野外采蜜及蜂农养殖科普教育等相结合的生态农业新景象,多产业融合还不深。

3.发展建议

3.1建立种繁推体系,配套技术支撑

夷陵中蜂养殖要选择具有耐寒耐湿、抗病力强、擅长采零星花蜜,适合南方半高山地区气候的中华蜜蜂华中型品系,积极引进中蜂种蜂繁育技术人才,鼓励其在夷陵兴办企业和开展技术服务工作,强化夷陵中华蜜蜂华中型品系选育与开发利用。引导本地具有实力的中蜂养殖企业在西北山区建立中华蜜蜂种蜂场和保护场,加强与湖北省畜禽育种中心及华中农业大学等建立持久的技术协作关系,定期与湖北省养蜂协会开展技术交流,依托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项目,加强高效养殖集成技术试验示范研究与推广运用,逐步完善全区中蜂繁育配套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3.2制定发展规划,划定中蜂保护区

科学制定《夷陵区中蜂产业长期发展规划》。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应加强与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的协调,积极与华中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开展技术合作,全面开展蜜源植物资源普查,加大四季蜜源植物培植,注重生物多样性保护。同时,依托樟村坪镇及环百里荒乡村振兴试验区乡镇,打造以蜜蜂文化为特色的旅游景点,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促进全区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完善地方流动养蜂准入制度制定,并结合我省生态保护红线,借助卫星定位系统,明确流动养蜂人转场许可区域边界,科学划定中蜂保护区,保护优良种质资源。

3.3政府牵头推优势、补短板

中蜂产业是推进我区畜牧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蜜蜂授粉与绿色防控技术集成,能有效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和农药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有利于产品产量质量双提升[]保障了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农业农村、财政、发改、乡村振兴等部门要积极争取中央、省市相关项目,整合石漠化综合治理、乡村振兴及畜牧产业等项目资金,每年设立不低于300万元的中蜂产业发展基金,支持和引导有条件的中蜂专业合作社或龙头企业,建立中蜂保种场、繁育场、蜜源基地及蜂产品加工车间等,重点扶持加工销售龙头企业,树立良好地方品牌良形象,逐步补齐蜂产业发展短板。

3.4更新制度标准,规范履职,依法监管

关于蜂业管理的标准及法规性文件有2012年农业部《养蜂管理办法)试行)》、《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2007)、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98号)《食品召回管理规定》GB18796-2005 蜂蜜》标准《湖北省蜂业管理办法》2003),这些系列法规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蜂业市场行为,避免了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随着国家农业及市场监管部门机构改革的深入推进,农产品执法监管职能的转变,现行体制下对蜂业违法违规行为缺乏明确的、有效的处罚依据。建议进一步完善蜂业市场执法监管等相关管理办法的修订,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强化蜂蜜品质管控,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滥用抗生素和其他禁止性农兽药及添加剂等违法违规行为,建立蜂产品质量安全失信“黑名单”制度,强化行业自律,促进蜂业高质量发展。

3.5培育公共品牌,打造原产地特色名片

强化蜂蜜产品开发,通过精加工提升附加值,着力打造地方公共品牌,要深入挖掘夷陵养蜂历史文化赋予品牌内涵,提升蜂产业的发展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增强抵抗各类风险能力。要推动“殷家坪蜂蜜”产地产品“双认证”。通过筹建中蜂养殖协会,在饲养管理、品牌创建、市场营销上统一管理,走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的发展道路。鼓励通过旅游促销、电商促销等方式多渠道推销高品质蜂产品。建议区农业农村局牵头,尽早注册夷陵中蜂蜂蜜地方公共品牌,着力打造成夷陵区的特色名片。

3.6“蜂旅”融合创新驱动蜂产业发展

重点培育中蜂产业化龙头企业、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开展适度规模经营,统一组织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统一蜂蜜产品标准,统一品牌,实施分级销售,推动优质优价形成,从而实现蜂产业利润最大化[]鼓励蜂蜜加工企业通过订单收购、建立风险基金、返还利润、参股入股等多种形式,与蜂农结成稳定的产销关系,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深入挖掘夷陵地方特色蜂文化,举办一年一度的“蜜蜂文化节”,依托三峡旅游风景区与环百里荒试验区旅游沿线的小水果、中药材等蜜源基地,建设生态农业科普教育基地、采蜜体验园、蜂蜜文化展厅等,支持个性定制蜂蜜功能产品,加速打造“蜂旅”融合新业态,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