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区

科技特派员,您身边的科技专家

科技特派员,您身边的科技专家!

当前位置:首页 > 示范推广
白芨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代兴波 发布    浏览1614次   2019-01-03发布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鸦鹊岭林业管理站 湖北 宜昌 443113

     摘要:众所周知,中药材的种植技术及相关发展前景一直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不仅关系着我国科技经济的进步与发展,还关系着我国社会生活的稳定安康。因此,本文就将主要围绕白芨这味中草药的生态习性及植物特性进行分析与总结,并进一步阐述白芨优质高产的相关栽培技术,为种植户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关键词:白芨 高产 栽培技术

      近几年来,我国中草药的种植发展趋势呈现出不断繁荣的景象,这离不开相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更新,可见探讨白芨高产栽培技术是具有参考性的。我们知道,白芨又名甘根、连及草或者紫兰等,兰科白芨从属于多年生的草本性植物,其块茎能够入药,性苦涩且微甘,具有寒气,归肝肺和胃经,拥有消肿生肌和收敛止血的功效,包括防治外伤出血、肺肝出血、溃癌、汤火症、痈肿以及手足皲裂等症状,是我国传统的常用性中药材之一,主要栽培地在我国长江流域内的各省。如今,随着中药材市场的不断扩大和繁荣,我国很多地区的野生白芨遭受到了过量的人为开采,导致了野生中药材资源的流失和损害,甚至使其濒临灭绝,这就需要相关部门深化探究相关技术,进行人工栽培以不断适应市场和社会的需求。那么接下来,本文就将重点围绕白芨这味中草药的生态习性及植物特性进行总结和探究,进而叙述相关行之有效的白芨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一、白芨的习性及特性

      首先,白芨的植物特性为多年生的草本性植物,同时是假鳞茎块根状或扁圆形块茎,药材颜色为黄白色,且形状肥厚,有细密纹理,其中一些存在指状的分歧;与此同时,白芨的根茎粗壮且呈现直立状态,质地坚硬并且不容易折断,白芨的叶片属于光披针形或叶披针形,并且前端渐尖;白芨的总状花序顶生,且花朵较大呈现紫红色,花的唇瓣呈现A型,种子细小,果实呈圆柱形;植株大多高为18-60厘米,有广泛的园林价值和药用价值。

      其次,白芨的生态习性喜欢阴凉、温暖或者比较潮湿的环境,不能够承受太阳光的直射,并且耐寒能力较差。最适宜生长的气温条件为2530 ℃,最适宜的空气湿度为60%70%;在夏季气温较高时是不利于白芨生长发育的,在多雨天气中空气湿度较大时也不利于其生长,在冬季气温较低时停止生长发育,低于零度时会遭遇霜冻,容易致死。白芨的生长范围一般在山溪两旁、丘陵地带或是隐蔽的草木丛林,在我国的四川、贵州、湖南以及湖北等地广泛生产。相关种植户在种植白芨时需要注意,要栽培在较为阴湿的地段,并且用疏松、肥沃以及排水优质的砂质土壤进行填埋。



二、白芨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一)种苗繁殖

      白芨优质高产栽培的首要技术为种苗繁殖技术,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分株繁殖技术,当白芨块茎繁殖能够在9到10月收获时,就选用当时具有嫩芽鳞茎且没有开采损伤和虫害的块茎作种,并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进行晾晒,然后封存于阴凉干燥的木箱或室内地带,及时处理发生的霉变,通常来说,选择贮藏到第二年春天时再进行栽种。而在白芨栽种时要注意把有嫩芽的块茎分割成小块,然后将伤口蘸取草木灰,最后附着在上面适当的细土,并浇筑1次腐烂的熟废水,将土盖住即可。二是组织培养的相关技术,一般来说,采取液体培育积液体悬浮来培育萌芽,这样不仅能够及时获得白芨幼苗,而且能够提升白芨幼苗的萌发率,同时缩减白芨的发育时间,有助于提升其市场竞争率。

(二)选地整地做畦

      白芨优质高产栽培的第二个主要技术为选地整地做畦,我们知道,白芨的生长习性喜爱阴凉,且不耐寒也不耐热,因此需要相关种植户选取优质砂壤或者腐朽土壤的阴湿地来进行栽种,同时也适合用经济林来下套作白芨,主要技术要领在于在栽种前将土壤深翻20厘米左右,并在翻地内施加相应的堆肥22.5~30.0 t/hm2和有机复合肥750 kg/hm2,将其充分混匀,在栽培前再次浅耕一遍,保证土壤的平整,同时保障周边排水顺畅。

(三)移栽

      白芨优质高产栽培的第三个主要技术为移栽技术,移栽一般发生在白芨幼苗根生长至3厘米以上时,而移栽前需要一定的驯化工作,并需要在炼苗棚中抚育一段时长,才能进行正常的移植工作。在抚育阶段一定要注意白芨的弱光和保湿,利用遮阳覆盖网和盖薄膜来进行辅助作业,移栽时需要注意15d后就能够正常发育,30d时就能进行定植,同时特别需要重视白芨移栽的原球茎活力。

(四)田间管理

      白芨优质高产栽培的第四个主要技术为田间管理的新技术,主要囊括四个方面,一是进行四次中耕除草,在四月齐苗后、六月生长高峰期、八月生长稳定期以及白芨收获期进行浅锄中耕,同时运用黑色地膜进行辅助除杂草。二是进行排灌水的工作,相关种植户要保障栽培地带的湿润性,遇到水涝情况,利用疏通沟进行辅助排水,必要时安装自动化的喷灌排水系统,最大程度上避免白芨的烂根现象。三是定期进行追肥工作,有机结合中耕除草选择追肥3次左右,并将沤熟的复合肥盖土压入厢面,同时在冬季倒苗后施加堆肥,促进白芨积累养分。四是进行间作和遮蔽,由于白芨的生长速率较缓且植株短小,这就需要在白芨栽培期间辅助进行蔬菜作物的间作,合理运用土地资源,增加经济效益,并在阳光充沛的地区覆盖遮阳网。

(五)采收与加工

      白芨优质高产栽培的第五个主要技术为采收与加工,一般来说,白芨生长到第三个年头就能够采收,当地上茎枯萎时,就利用平铲或二齿耙将白芨的鳞茎带土挖出,而留种的块茎不要摘根的单个摘下,其余的要摘掉须根并且抖落泥土,回收加工。在加工时需要用清水将块茎淹泡一个小时,然后洗净泥土再沸水煮,煮至没有白心时方可捞出,烘干并去粗皮,使其白芨整体呈现出洁白光滑的质感。白芨加工后气味全无,性情微苦,咀嚼时会有粘液,储存时要特别注重防霉变。

(六)病虫害防治

      白芨优质高产栽培的最后一个主要技术为病虫害防治的相关技术措施,白芨的主要病害包括黑斑病和烂根病等,这些病虫害应以预防为主,治理为辅。首先,烂根病的发病期较长,且在春夏的雨季时节多发,白芨发病初期其根部呈现出黄褐色,日后逐渐腐烂扩张,相关种植户在烂根病的病虫害防治中应注重排涝防水,运用肥料时要将肥料充分发酵,同时适时拔出白芨病株,并运用石灰对病穴进行消毒,例如可以通过50%百菌清800倍液或50%多菌灵800倍液进行交互喷灌。其次,白芨的黑斑病一般于每年的7月左右开始发病,相关种植户可以选取70%甲基托布津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者50%多菌灵500倍液在发病初期进行浸种的预防工作。而白芨的主要虫害为地老虎,需要相关种植户在每年的3月左右及时清理田间的枯枝烂叶,同时灭绝其中存在的虫蛹和虫蚕。与此同时,在日出清晨前,检查白芨苗附近的土壤有小孔时,及时扑杀相关幼虫。种植户在地老虎开始发病时,可以合理选取毒沙撒施300~375 kg/hm2或50%甲胺磷乳剂1 000倍液进行浇灌,有效防治白芨病虫害。


三、结束语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我国中草药的种植发展趋势呈现出不断繁荣的景象,这离不开相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更新,需要相关种植户深化探究相关技术,适时进行白芨人工栽培以不断适应市场的增需,具体可以通过种苗繁殖、移栽、选地整地做畦、田间管理、采收加工以及病虫害防治等举措来进行改进,只要相关种植户深入创新,认真钻研,我们就有理由相信,我国白芨高产栽培技术就一定会朝着更为完备和科学的方向进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紫钢,桑子阳,覃少吾等.白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林业实用技术,2013,8(06):55-56. 
[2]张伦梅,熊云杰,谭林彩.白芨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11,12(24):5. 
[3]张满常,段修安,王仕玉等.白芨中药材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云南农业科技,2015,9(05):61-63.

[4] 丁学欣.北方药用植物[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9:287.

[5] 陈紫钢,桑子阳,覃少吾,等.白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林业实用技术,2013(6):55-56. 
[6] 张伦梅,熊云杰,谭林彩.白芨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1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