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区

科技特派员,您身边的科技专家

科技特派员,您身边的科技专家!

当前位置:首页 > 示范推广
轻松惬意的现代种粮人:雇12个人种7000多亩粮田,高产!
孙雨生 发布    浏览506次   2024-04-24发布

2022年8月24日上午11点,雨后天晴。程国明开着车,行驶在惠民县桑落墅镇南部的田间生产路上,路两边的玉米正在扬花和刚开始灌桨期,如同绿色的海洋。

一年四季,只要有空,程国明就喜欢开着车,在这些田地里转悠。这些田地,共7000多亩,是他从农民手里流转过来的,冬春是小麦,夏秋是玉米。“不用我种不用我收,我就是喜欢到这里转转看看,转一圈回去后心情格外好。“他说。

程国明今年种的7000多亩玉米,丰收在望。

在一片长长的东西地边,程国明停下车,跳过积水的路边排水沟,他走进玉米地。田间大小沟渠相通,前几天连续降雨,地里的积水都能及时排出去。最外那行玉米棵上,有几个玉米棒子被啃咬了。

程国明给负责这片玉米地的小队长刘保国打电话:“棒子被老鼠啃了,抓紧灭鼠。”刘保国在手机里解释说:他两天前就注意到了,玉米棒子这么嫩,玉米粒还是一泡水,老鼠不会啃。他特意在地边蹲着看,发现是鸟啄的,那些鸟都是保护动物,不能打灭。

“是不能打,它们也啄不了多少。啄了就啄了,算我们为良好生态作贡献了。”程国明说。

程国明是桑落墅镇刘家店村农民、山东龙凤集团董事长,今年54岁。规模流转农民土地种粮14年的他,说了这些年种粮的一些变化。

程国明的麦田,是一道迷人的风景。上图摄于2018年5月,下图摄于2022年6月。

管理:包片到人,责任明确

程国明虽然是农民,年轻时却没有真正种过地。办了个面粉加工厂后,他知道原材料对产品的重要性,便想着流转些土地,自己种小麦。

到2012年,程国明流转来的土地已经过万亩。那时耕种收虽也实现了机械化,可浇水、除草、施肥等田间一些农活还是靠人工来完成。他只能大量雇用当地农民。

那时,他找来10多个当地的种地能手作为管理人员,领着雇来的农民干活。地里农活多了,管理人员就在本村喊人,干完一天活,当场领工钱,第二天需要人再重新喊人。农忙时节,地里有二三百人在干活。这么多人,管理人员根本不可能看得过来。管理人员和招来的农民都是当地人,相互间大多认识,既便是看到谁在偷懒,也不好说什么。这样。偷懒的人一天没干多少活,钱却照样领。一人偷懒,会影响其他人,偷懒之风不可避免地会在雇来的农民中蔓延。“这和在生产队时期大呼隆干活一样,总有人会想着出工不出力。”程国明说。

还有责任心问题。地里的庄稼不是自家的,收多少粮食和自己也无关,雇来干活的有些农民便不很上心,施肥是否均匀,除草是否干净,收获时地里是否还有落下的粮食,都没有人太在意。

2013年年初,受1980年代初农村实行的包产到户办法启发,程国明采取“大包干”模式管理他的粮田。他把经营的土地划成13大块,每块地交给一个小队长负责。地里种什么由程国明决定,耕种所需要的化肥、农药、机器由程国明统一提供。小队长具体负责所包片的粮食生产。“大包干”的作用是很明显的,2012年程国明一年种两季粮平均每亩地的雇工费用高达150元,2013年降到60元。

此后,程国明的粮食种植面积有增也有减,在生产实践中按照包片到人、明确责任的原则下,不断调整他、小队长、队员及雇用农民的利益。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尽最大可能地调动所有人实现粮食稳产增产的积极性。

现在,程国明的7000多亩粮田,被划成3大片,每一大片都由一名小队长领着3个队员来负责田间的生产与管理。不管地里活多活少,这12个人每人每个月的工资,都是各自固定的。根据每年年景等情况,粮食实现了高产,他们会有年终分红。

如此以来,每个小队长和小队的成员,都希望自己负责的那2000多亩地能多打粮食,这样他们才能有更高的收入。每个小队在雇用当地农民时,都要考虑所雇之人是否会偷懒;偷懒的人不会雇,每个小队都会细算投入产出账。

程国明用传统方法存储的玉米棒子。摄于2014年12月。

晾晒场的玉米,那金黄色是一年又一年的丰收。摄于2018年10月。

施肥:种肥同播,一劳永逸

说到施肥,给程国明当了近10年小队长的刘保国说了这样一个故事。

那时没有控释肥。玉米长到七八十厘米高时,要追一遍肥。雇上四五十个人,每个背上30斤化肥,到玉米地里施肥。正是大热天,太阳毒辣,即便是年轻体壮,也是个遭罪的活。

根据地块长短,30斤化肥走几趟撒完,都是规定好的。为了手中化肥袋的重量尽快减轻,有些人撒肥的办法是,开始多撒,后来少撒,反正管理人员不可能总是跟在后面看撒得是否均匀。

施肥不均匀,到秋收时便明显看出来。同一块地玉米棵有壮有弱,棒子有大有小,这影响了整体产量。

2015年,有了控释肥,玉米播种时实现了种肥同播。此后,随着玉米的生长,肥力跟着释放,不用再追肥。程国明说这有三个好处:干活的人不再那么累;节省了人工成本;肥力均匀。

打药:天上地上,轻松搞定

“打药曾是田间最累的活。”刘保国说。

杀虫、灭菌、控旺等,都需要打药。盛夏的高温闷热天里,背着30斤的药液,走在满地边缘是锯齿状的玉米叶间,工钱少了真没人愿干。

背着喷雾器给玉米打药,一个人一天最多打20亩;雇来的当地四五十个农民,需要十几天才把程国明的1万多亩玉米打一遍药。“不管打哪种药,都有最佳施药时间,这个时间一般不超过5天。”程国明说,“那时打药,打到最后,效果很差,起的作用聊胜于无。”

2013年,植保无人机开始出现。这年4月,程国明花40万元买来两架。无人机打药的高效益、全覆盖,让他彻底信服了科技就是生产力的道理。此后,植保无人机的性能越来越完善,他粮田上空飞着的无人机,施药效果也越来越好。

植保无人机打药受天气尤其是风力影响较大。2014年,程国明买来了三轮式喷雾机。这种机械是用三轮车拉着大药桶,伸出宽幅为7米的喷雾杠。那喷出的药雾,曾成为当地农民前来观看的景色。2016年,新买来的喷雾机,打药宽幅达到12米。

现在,程国明有2台无人植保机,7米宽幅的打药机3台,12米宽幅的打药机3台。靠这些现代化的植保机械,今年他的7000多亩玉米,打一遍药的时间只用3天。

晾晒场上,捧起一把小麦,程国明是满脸的丰收喜悦。摄于2020年6月。

程国明在查看刚入库的小麦。摄于2022年8月。

收获:机械一响,各得其所

小麦收获机在大田被普遍使用,已经很多年了。被农民普遍接受的玉米收获机,大量出现在田间,也就是近十年的事儿。

有了玉米收获机,程国明就用上了,毕竟雇人掰棒子成本太高。开始的玉米收获机,收下来的棒子是带皮的,并且不是直立玉米棵上的棒子收不上来。

那时,程国明收玉米,人分成四大拨:一拨人开机器收;一拨人开拖拉机往晾晒场运;一拨人拎着大袋子,跟在机器后面拾漏掉的棒子;一拨人在晾晒场里,给每个玉米棒子扒皮。拾棒子的要四五十人,扒皮的要七八十人,收个玉米要200来人跟着前后忙活。

“那时雇一个人拾玉米,一天工资是50来元;一天能拾约300斤棒子,能卖90来元钱。”山东龙凤集团项目经理谷兰说,“那时种粮的微薄利润,都被人工吃掉了。”

2015年,有了新型的玉米收获机,吐出来的是去了皮的金灿灿玉米棒子。2016年后,玉米收获机更先进了,倒伏玉米棵上的棒子,也能基本全收上来。2021年,最新型的收获机吐出来的直接便是玉米粒。

前期,程国明的玉米秸秆都是粉碎后还田的。2017年,玉米收获机能直接把玉米秸秆变成青储饲料。从这一年开始,他的玉米秸秆全都变成了青储饲料,小部分喂自己养着的牛羊,大部分卖给了大型养殖场。

收来的玉米棒子带着皮,程国明只能雇来当地农民一个个地给棒子扒皮。摄于2014年10月。

储存:去水去杂,安全进仓

2015年,程国明建起烘干塔,一小时烘干粮食能力达到8万斤。“必须建烘干塔,收来的那么多粮食,哪有那么多地方晾晒?”他说,“就是有场地,晾晒人工成本也不低,一斤粮食大约需要七分钱。烘干成本,一斤4分。”

更重要的是为了保证丰收的粮食能安全进仓。小麦好些,收获时少雨;玉米收获时,有些年份会出现连绵秋雨。“有了烘干塔,不再怕秋收时天不好。粮食进了烘干塔,烘去水分,去掉杂质,再放进仓库里,就很安全了。”他说。

2016年,看到国家出台了相关的好政策,程国明开始建他的智慧仓储基地。这个早已投入使用的基地,仓储能力达到1.6亿斤。

建这个仓储基地,程国明一方面是为了收下来的粮食能实现安全存储,也是为了他的三条面粉加工生产线。他的这三条线,一天加工小麦100多万斤。没有自己的仓储,不管是自己收获的还是从农民手里收购的小麦,都难以找个安全的存放处。

2022年8月24日傍晚时分,程国明坐在核桃树下喝着茶,看着从周边县乡农村收上来的一车车小麦。核桃树是建仓储基地时栽下的,早已成荫,现在挂满了核桃。

暮色渐浓,一天的收麦结束。24日这天,共运来19车小麦,每车10万斤。“现在我的仓库里存进去8000万斤小麦。”程国明说。

程国明建的烘干塔。2021年秋收时遇到连续降雨,程国明不仅自己收获的玉米全部烘干后安全进仓,他还帮周边农民烘干玉米800多万斤,为此拿到了4.42万元的烘干补贴。

以前的粮食要进仓库,需要人把车里的粮食倒进传送带里。2019年,程国明的仓储基地有了移动式液化翻板,载满粮食的车开到翻板上,粮食自己流进传送带。

盛世好年景,处处闻笑声

程国明前些年大规模种粮时,因管理、技术等原因,平均小麦亩产七八百斤,玉米亩产八九百斤,粮食价格低,人工费又高,几乎不挣钱。

程国明2022年种着的7000多亩粮田,小麦平均亩产是1100斤。他种的全是优质小麦,优质小麦才能出优质面粉。

距离玉米收获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今年风调雨顺,玉米长势很好。程国明和3个小队长预测今年玉米平均亩产在1200斤以上,好了能到1300斤。

粮田都是流转来的,程国明有个想法:不管是谁的地,在他手里都要越种越肥。2015年,他拿出600亩地,只施牛粪,不用化肥。到现在,这600亩地地力明显提高。

程国明与3个小队长说好了,秋季要从周边县的养牛企业大量购买牛粪,争取在7000多亩地上铺撒一层牛粪。

“今年收成好、粮价高,土地流转费用我每亩给增加150元。”程国明说。他从农民手里流转土地,这些年都是每亩一年800元。今年把土地流转给程国明的当地农民,不用出一点力、操一点心,一亩地一年的纯收入是950元。对于这个收入,当地农民很高兴。

丰产增收,跟着程国明干的12个种粮人,根据约定,会有更高的收入。当然,更高兴的是程国明,为国家多生产出优质粮食的同时,他预估2022年种粮纯收入是500万元。

时令的脚步,正在走向金黄的秋。秋收时节,程国明经营的7000亩田地里,又是一年丰收景。到那时,站在生产路边树下的程国明,田间忙碌的机手,雇来帮助收秋的农民,把土地流转给程国明的农民,面对丰收,都会有更多的笑声。因为他们都是丰收的受益者。

现代的种粮人就是大气,连从田间运输小麦的车也搞得这么喜气洋洋。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孙成民 通讯员 赵昱 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