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区

当前位置:首页>线上科技馆 > 科普知识
“煤”说“智”言:当采煤人遇到智能化,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浏览299次   2024-06-20发布

2024中国贵州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交易会于6月20日在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开幕,其中设立的“煤矿智能化技术装备展”格外引人注目。煤矿从业者总是给人一种豪放、粗犷的印象,似乎与智能化不沾边。可是,当智能化的黑科技与“采煤”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且听“煤”说“智”言!

01 那些智能采煤“黑科技”

▶无人的智能采煤机

当大多数人沉浸在路遥笔下煤矿工人脏苦累、强度大、风险性高的固有印象时,如今在深邃的百米地下,采煤机刀头飞旋,有条不紊地截割煤壁,在采煤工作面却看不到一个人。

w3R7QFbJ2dyibhGD.png

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的神东大柳塔煤矿的采煤工作面,由全自动液压支架支撑(来源:新华社)

这都是无人智能综采技术的功劳。以往“黑黢黢”的采煤技术员可以西装革履地坐在干净整洁的智能化调度控制中心,轻点“一键启动”,几千米以外的地下采煤机就飞速旋转起来,采煤机记忆截割、液压支架自动跟机、刮板输送机自动推移,“三机设备”默契配合,大块“乌金”从煤壁剥落,通过刮板运输机和输煤皮带源源不断地来到地面。

▶无形的电子围栏

看过西游记的人都知道,孙悟空每次出去化斋之前都要给唐僧画一个圈,以保证他的安全。而在百米深的采煤一线,也会给我们煤矿工人师傅们画个圈,这个圈就是煤矿的井下电子围栏,又称人员接近防护系统,广泛应用于掘进工作面、煤仓、密闭墙、带式输送机等井下关键危险区域的安全预警。

当井下有人接近预警危险区域时,系统会自动发出声光报警提示并触发装备停机,从而最大限度保证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无人驾驶的拉煤车

当近年来路面无人驾驶汽车测试如火如荼的时候,百米深的露天采矿场,无人驾驶矿卡与电铲远程操控技术早已司空见惯:3000米外的远程控制室内,驾驶员通过5G网络传输的操作信号,精确控制着设备的每一个动作;盘山公路上,无人驾驶的卡车满载着黑亮的煤炭井然有序地自动运输。无人驾驶不仅降低了不规范作业造成的车辆维修、油耗高、胎损等成本,同时规避了人员伤亡事故,真正实现了生产作业的本质安全。

CYWG2WEFfxrYNY4k.png

2019年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展示的无人驾驶矿车模型(来源:视频截图)

▶七十二变的智能矿灯

矿灯是煤矿工人井下通行作业的“照明”必备武器。近年来,随着煤矿智能化矿井升级建设,矿灯可不止管“照明”了,而是融入了以智能穿戴为核心的物联网平台,华丽转型为集定位、视频、无线通信、环境监测等多功能于一体的“N合1”智能矿灯。

通过移动通信技术,地面人员可通过矿灯直接查看井下视频、环境参数、位置信息、矿工井下实时工作情况,真正做到一灯在手,下井不愁。而在出矿后,矿灯的充电工作也可直接通过虹膜识别技术交给智能矿灯充电柜。

02 煤矿智能化的技术瓶颈

煤矿智能化需要地质勘探、无线探测感知、无线通信、电气自动化等多学科的共同努力和长期合作,现阶段,仍有一些技术瓶颈与堵点需要突破。

▶井下通信问题

不同于地面信息的传输,矿井下的通信面临高温高压高湿等恶劣环境与严格防爆的安全要求,此外还有传播距离远、穿透能力强、信号延迟短等严苛技术要求。

从总体上看,目前5G技术在煤矿的应用仍整体处于网络改进层面,应用场景关键技术和业务模式尚未突破,应用软件兼容性、安全性和可靠性难以得到保障,难以形成技术和应用爆发点。

k2AHQd39ikXmhF5P.png

矿井工作人员展示可通过手机实时查看井中各项指标(来源:新华社)

▶透明地质模型问题

在目前探测技术下,我们还无法完全切实掌握煤矿井下地质体的三维形态和容貌,即井下地质体的三维模型与形态尚不能充分建立。近年来,虽然我国在透明地质建模取得了一系列理论成果及实用技术,但在地质模型与实时动态探查数据融合方面还有诸多障碍,探查技术与采矿装备智能化、精准化、实效性还有差距,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煤矿的采矿智能化。

▶系统兼容协同问题

煤矿生产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复杂巨系统,涉及采、掘、机、运、通等各业务系统,子系统具有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层次多等特点。因此,智能化煤矿需要建设基础应用平台、掘进系统、开采系统等近百个子系统,并且需要考虑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网络、业务和控制兼容问题,从而形成在开拓、采掘、运通、分选、安全保障、生产管理等全过程智能化运行的智慧煤矿。然而目前,煤矿智能系统仍存在数据标准不能统一、网络通信协议兼容性差、业务系统兼容与协同控制性差等技术瓶颈。

03 煤矿智能化的未来技术展望

未来,随着新一轮煤矿科技革命和数字革命,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技术日新月异。通过集聚不同生产模式、不同地质条件煤矿生产和作业数据,深度整合数据信息与应用场景,形成集数据采集、信息萃取、价值传递为一体的完整链条,将成为破解煤矿智能化开采的不二法门。为了达成这一目的,我们需要:

ThCmR7aHpnZs9WMs.png

塔山煤矿调度指挥中心内,井下工作时的各类数据显示在监控屏幕上。(来源:新华社)

1、构建开放的大数据平台,系统整合煤矿各流程数据,提供统一专业开放的数据服务;

2、构建煤矿数据治理与管理体系,对煤矿主数据、元数据、业务数据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从而实现煤矿数据管理与应用;

3、建设综合性煤矿行业云平台,通过构建多元数据模型,真正实现采矿的智能化、自动化、无人化!

参考文献:

[1]王国法.煤矿智能化最新技术进展与问题探讨[J].煤炭科学技术, 2022, 50(1):27.

[2]杨沐岩. “电子围栏”如何护好煤矿安全[N].中国能源报, 2024-04-22 (015).

[3]张潇. 平庄煤业智能化综合管控平台建设 [J]. 工矿自动化, 2023, 49 (S1): 7-11.

作者:刘汉斌 山西省煤炭地质局高级工程师

审核:刘钦节 安徽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教授

出品:科普中国

监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中科数创(北京)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