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创新 农村信息化
依托单位:湖北田野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站点地址:宜昌市夷陵区东城试验区
站长:黄大金
湖北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东城园区)由宜昌市科技特派员黄大金牵头,依托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湖北田野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田野上国家级星创天地和夷陵区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园,选派省、市、区三级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组建工作站,汇集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湖北工业大学、三峡大学等高校院所资源优势,聚焦农村信息化开展平台研发、企业孵化、信息服务、品牌推广等创新创业服务工作。现有驻站的各级科技特派员10名,流动专家5名。
湖北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东城园区)将立足夷陵东城园区电子信息和数字产业发展需求,为小溪塔和东城试验区提供农村信息化服务,推进夷陵区及周边县市数字乡村建设。通过与地方政府、龙头企业合作,持续深化农村信息化平台建设,深入开展新型经营主体孵化培育、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等服务。同时,发挥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共建共享作用,统筹高校创新人才、创新成果、创新平台等科技资源,加快先进适用科技成果在区域产业和企业中的转化应用,提升夷陵区乃至全省农村信息化和数字乡村建设整体水平,促进农业农村创新创业,助力乡村振兴。
1.工作站每年制定工作任务,任务内容要围绕科技部门年度工作重点和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由工作站站长组织站内特派员、相关专家协商确定。年终书面总结一年的工作,上报区科技局备案。
2.站内每名科技特派员接受工作站统一管理,由站长根据年度工作任务进行分工,并规定出勤时间。工作完成情况由工作站统一上报区科技局,纳入特派员个人绩效评价内容。
3.站长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听取项目进度和科技特派员的工作开展情况,相互沟通工作,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各级科技部门将不定期督导抽查工作情况。
4.工作站要将服务内容进行公示,并设置咨询电话、微信公众号等联系方式,随时接受群众的科技知识咨询。对服务对象提出的现场服务需求要及时组织人员完成。
5.工作站要定期组织或参与公益性志愿服务,驻站科技特派员要服从安排,积极热情开展服务,不得无故缺席,不得以任何形式在公益活动中收取报酬。
6.工作站为驻站科技特派员、合作的专家、周边科技特派员提供必要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科技特派员在站服务期间,应认真履职,不得私自终止服务,不得违反工作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
站长:黄大金(市级科技特派员)
负责主持工作站全面工作,制定年度工作任务,确定成员分工。对接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的相关专家开展合作。负责完成工作站承担的各级科技计划项目,向各级科技部门汇报工作。
驻站科技特派员:
柳升(湖北省三区人才)
负责指导站内科技特派员实施科技计划项目,指导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和应用等工作。每年工作时间不少于10天。
孙雨生(市级科技特派员)
负责组织科技项目申报,负责平台软件开发、农业农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研究等工作。每年工作时间不少于10天。
杨雄波(市级科技特派员)
负责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科技培训等工作。每年工作时间不少于20天。
王琼海(市级科技特派员)
负责创业指导、创业培训等创新创业服务工作。每年工作时间不少于20天。
周旭宏(市级科技特派员)
负责创业指导、创业培训、金融对接、政策宣贯、星创天地管理体系优化等创新创业服务工作。每年工作时间不少于25天。
王习东(区级科技特派员)
负责企业孵化、创业培训等创新创业服务工作。每年工作时间不少于20天。
王磊(区级科技特派员)
负责企业孵化、创业培训等创新创业服务工作。每年工作时间不少20天。
武安国(夷陵区科技特派员服务中心)
负责本站及夷陵区科技创新管理服务平台、数字乡村平台等技术维护、创业企业孵化等工作。每年工作时间不少100天。
张汝柏(夷陵区科技特派员服务中心)
负责本站及夷陵区科技创新管理服务平台、数字乡村平台等内容维护、宣传推广、创业企业孵化等工作。每年工作时间不少100天。
驻站流动专家:
黄科舫:湖北省农村信息化促进中心/副主任
刘勇:三峡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教授/博士
余凌: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
刘永川:湖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讲师/博士
严盟:湖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讲师/博士
合作单位: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湖北工业大学、三峡大学、夷陵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夷陵科技园
工作站联系人:张汝柏 15971620997
2023-2024年工作计划
一、科技项目:
1. 湖北省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数字化平台研究与开发项目;(主要负责:黄大金、孙雨生、柳升)
2.“夷企荟”企业服务云平台研究与开发项目。(主要负责:黄大金、孙雨生、杨雄波)
二、科技成果:申报自主知识产权5件以上。(主要负责:武安国、周旭宏)
三、创业孵化:新增星创企业(团队)10家,重点服务星创企业(团队)20家。(主要负责:黄大金、周旭宏)
四、培训辅导:开展创业辅导活动20场以上,培训技术创新服务人员200人次以上,提供技术咨询/技术服务300人次以上。(主要负责:王琼海、王习东、王磊)
五、主体服务:服务行政村120个,新型农业主体500家,星创天地20家,示范基地8家,科技特派员180名。(主要负责:张汝柏、武安国)
六、宣传推广:依托微信公众号、头条、抖音等新媒体,面向夷陵区各村、产品产业、企业、创业团队、科技特派员等开展宣传推广工作。(主要负责:张汝柏、武安国)
一、聚焦农村信息化发展,制定年度工作目标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和创新创业服务为重点,聚焦农村信息化和数字乡村发展需求,根据工作站服务资源实力,因地制宜的制定年度科技服务工作计划。
二、持续深化平台建设,推进科技社会化服务
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迭代应用,持续优化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科技特派员平台等科技创新管理服务基础性支撑平台,为科技部门、科技特派员和涉农主体提供技术支持、数据支撑、成果转化和市场信息等服务。
三、整合对接科技资源,开展创新创业培训
以工作站、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等为依托,整合对接优势科技资源,重点面向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主体,开展农村信息化、农村电商等业务培训,提高新型农业主体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
四、探索培育新兴业态,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围绕智慧文旅、电商贸易、软件信息、研发设计、科技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领域,探索培育共享经济、体验经济、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网红经济、直播经济等新业态,驱动农业生产经营转型升级,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一、企业概况
湖北田野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数字乡村平台和农村信息化平台等涉农平台研发、农业企业孵化、农村电子商务运营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重视产学研合作,先后与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武汉大学、湖北工业大学、三峡大学,以及众多从事法律、金融、财务、知识产权等服务的第三方专业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形成内外结合的多元化团队,具备良好的项目策划、建设和运营整体实力。
公司近年来从事“互联网+农业农村”项目建设,成效显著,获得一系列资质荣誉。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星创天地”“湖北省星创天地”“湖北省农村信息化服务创新示范镇工程项目”“湖北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重点项目”“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项目”“宜昌市重点电子商务平台项目”“宜昌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成长工程试点企业”“宜昌市中小型科技企业创新项目”“宜昌市农业科技研究与开发项目”“宜昌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重点科技创新项目”“宜昌市服务业新业态项目”。
二、企业发展目标
公司站位省域,面向县域,下沉村域,聚焦产品产业,致力于互联网和农业农村的深度融合,实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服务区域农业产业转型发展和乡村振兴,打造本地农业农村创新型信息服务龙头企业。
三、企业优势
一是行业领域优势。公司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是国家重点支持和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发展前景良好。
二是专业团队优势。公司拥有一支了解农村、精通互联网的专业的运营管理人才队伍,具备良好的团队作战水平。
三是技术研发优势。公司在内部技术团队的基础上,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具备了较强的技术研发实力,现已取得专利授权50余项。
四是实践经验优势。公司通过实施一系列“互联网+农业农村”领域的项目,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展示了优秀的项目运作能力。
四、项目建设案例
公司前期以宜昌市夷陵区为试点,深入开展农村农业信息、科技、人才、电商等创新服务,已初步建成以“田野上村部落”平台为基础,以“科特派”平台为引领支撑,以星创天地为重要阵地,以微信公众号、头条号、搜狐号、百家号、抖音号等新媒体平台为重要宣传手段的多平台融合服务体系。
夷陵区东城城乡统筹发展试验区(简称“东城试验区”)挂牌成立于2013年7月29日,副县级。是夷陵区重点打造的城乡统筹发展样本,是宜昌建设特大城市“东拓北联”的核心区域。2017年7月,原东城试验区、经济开发区进行职能整合。
东城试验区位于发展大道沿线,南接宜昌高新区、北承小鸦路千亿产业带。下辖9村5社区,即梅子垭村、郭家湾村、新桥边村、鄢家河村、姜家湾村、陈埫坪村、南村坪村、蔡家河村、下坪村、东城社区、黄金卡社区、绿洲社区、润城社区、锦湖社区,辖区面积71.89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86万人,常住人口约10万人。
东城试验区以产城一体城市新区建设为目标,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紧紧围绕“高于、优于、雅于”的要求,推进产城共融、统筹发展,着力打造体制机制活、统筹水平高、带动作用强的产城一体城市新区。试验区按照“城市新区+工业园区+新型社区”的构架,着力构建区域规划管理、产业发展、基础建设、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一体化体系,为夷陵区城乡统筹发展创造经验、提供示范。
东城试验区按照“功能分区规划、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设施配套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路,围绕产城一体城市新区建设总目标,以发展城市经济为主线,以主城融合、产城融合、城乡融合发展为重点,加快推进发展大道城市功能重点区建设、小溪塔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和南蔡下片区、港窑路片区等重点区域保护性开发,着力打造夷陵新型产业集聚区、城市建设精品区、城乡统筹示范区,形成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
夷陵区将东城试验区作为先行先试的试验田,着力打造夷陵城乡统筹发展“升级版”,加速推进宜居宜业城市新区建设。
建设提速。发展大道、小鸦公路、宜黄路、东湖大道、东方大道、东城大道、港窑路、锦江大道、晨光路、朝阳路、桔颂路、梅子垭路、罗河路等“七纵十横”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园区内电网、供排水管网、天然气、绿化等配套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沿发展大道交通主轴,由南到北依次规划了南部会展商务区、东方广场企业总部经济园中心区和北部综合功能区,初步形成了“一心两片”的发展格局。
经营提速。东城试验区坚持以城促产、以产兴城,产城共荣,抢抓机遇积极对接宜昌大城建设,提速城市经营开发,成功引进恒大、碧桂园、保利、万科、联发投、鸿坤等知名地产企业落户东城,开发住房面积500多万平方米,有效提升主城融合品质。湖北宇隆、宜美特全息科技、巨正环保、银岭冷冻、娃哈哈启力项目、伟伦科技、长联杜勒等高新技术产业建成投产,初步形成了以食品饮料、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为主的都市产业格局。
融合提速。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以城带乡,统筹推进南蔡下片区、郭家湾片区、宜黄路片区保护性开发,全域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突出保障主责,发展主业,逐步完成南村坪村、新桥边村等9个村的征地拆迁、居民点建设、回迁安置工作。统筹推进社会事业,全面提升民生福祉,加速推动城乡融合一体化发展。
更多...
暂无数据
● 2023-03-07 湖北省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数字化平台研究与开发项目(主要负责:黄大金、孙雨生、柳升)
● 2023-03-07 “夷企荟”企业服务云平台研究与开发项目。(主要负责:黄大金、孙雨生、杨雄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