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区

科技特派员,您身边的科技专家

科技特派员,您身边的科技专家!

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问答详细

【仓储物流】 现代物流在农业方面的应用有那些?

189****8189 发布于2023-02-22

现代物流在农业方面的应用有那些?

关注问题 分享举报
  • 关注者
    0
  • 被浏览
    896
1个回答
  • 王亚 仓储物流
    专业领域:工商管理、法学
    2023-02-22
    王亚 仓储物流
    专业领域:工商管理、法学
    2023-02-22
    我国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物流的特征及现状

    由于农业涉及到种植业、养殖业等广泛的领域,品种多而且不宜长期保存,所以农业产业化过程就是尽可能快的在农产品在有效加工及销售期内完成从生产者手中到用户及消费者手中的问题。(一)农产品物流的特征1、农户作为农产品生产的主体和核心企业的供应商,具有多重身份,其行为模式比较复杂,决策的理性与非理性并存,并受到农户个人的文化素养、偏好、心理状态、经济状态等因素的影响而波动;在对市场信号和经济信息的认知、判断、反应上,即可能是有理智决策,也可能是盲目从众;从数量特征上看,农户作为供应商其数量弹性很大。2、农业物流客体和物流工具的多样性。农业物流客体主要为农副产品及其中间产品、产成品,此外还包括其他辅料、包装物等。农业物流工具也是种类繁多,层次不一,即可以是飞机、火车等现代工具,也可以是小四轮、牲畜等低等级物流工具,甚至可以是个体的人。由于物流客体和物流工具的多样性因素决定了农业物流主体在联结模式的数量上呈几何级数增长,加剧了农业产品物流路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3、农业物流路径的复杂性。其主要原于农业生产的分散性、农产品消费的普遍性。物流过程可描述为:农业投入物流工厂或工业城镇为起点,经由各种运输方式到达农村,直到千家万户呈强发散性;经过农业生产、收获等环节后,农产品由少聚多,由支线向干线汇聚到制造厂或分销商呈强收敛性,经过加工或流通加工后,向分销商、零售商扩散呈中度发散性,最后从各零售网点扩散至千家万户消费者呈发散性。其物流路径的特征模式表现为:强发散性+强收敛性+中度发散性+强收敛性。这一特征决定了农业物流在控制上的高难度、管理上的复杂性、物流硬件投资上的巨大性。4、农业物流环境的制约性。由于农业物流环境具有全方位性,其制约性表现在两个相关联的方面。一方面农业物流能力包括物流管理和物流基础设施的制约和影响农业物流的范围和绩效;另一方面宏观物流环境、国家物流政策、农产品产业化规范及标准化等对农业物流形成外部约束和局限。5、农业物流需求的不确定性。农副产品消费模式已由温饱型向质量型、服务型转变。农业物流需求的不确定性,源于不同地区消费者对同类农产品需求的差异和变动性上;同时也源于同一地区消费者在不同种类农产品之间以及同一农产品不同品种之间频繁的选择和变换上。可见消费需求模式的演变对整个生产、流通领域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能否准确把握消费者需求并快速响应已成为优化农业物流的关键。(二)我国农业物流的分类及物流现状1、农业产品物流的分类可以有两种方法:一是按物流的不同阶段划分,可以分为农业供应物流、农业生产物流、农业销售物流。二是按物流客体划分可以分为农业生产资料物流和农产品物流。2、我国农业物流的现状在我国农业分散组织采购、储存、销售、流通性费用占比例很大,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损失严重。由于我国农业的传统政策、经营方式和经营技术导致了物流的不畅、成本过高、农产品质量低劣等等落后现状,反映在农业物流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情况。第一,入世对建立现代农业物流体系的迫切需要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缺乏对农业物流建设的政策引导和科学理论启发,导致对物流观念缺乏,农业物流基础设施不足,物流技术落后。使得我国的农业物流滞留在简单化操作,在入世后根本无法与国外农业竞争。我国的农业传统经营方式和技术导致的物流不畅、成本过高、农产品质量低劣等落后状况;如不迅速改进和转变依然坚持收购国内低质高价农产品,城市居民的消费矛盾会突出,国家财政也吃不消。这将严重的影响我国经济。第二,农产品物流成本高已成为削弱我国农产品在市场贸易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我国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弱的主要原因,就是农产品成本过高,物料采购、运输、储存、使用、田间作业与管理、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等环节支出和浪费严重,其中主要是农业物流成本过高。我国农业一直是“重生产、轻核算”,农民和农业企业为能获得经济效益,往往只重视降低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却忽视了农业物流成本。第三,农业竞争与风险的加剧对物流时效性的要求逐步提高。农业风险除自然风险外,还包括农副产品的市场风险(价格风险)、农业生产资料的质量风险和供应延误风险。农业要避免和减少这些风险,不仅需要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采取正确的营销策略,依靠国家强有利的农业政策和资金支持,需要加强品质经营,即强调农业物流的时效性,其核心在于农业生产资料和农副产品供应的及时性,信息获得的及时性和决策反馈的及时性。二、构建现代农业物流网络强化农业产业化发展。由于农业产品生产存在的固有特征及问题,农业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应当根据以上问题建立起合理的物流网络系统以达到农业产业化的要求。(一)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应当形成完整的物流网络化系统观念依据农产品生产流通的特点,在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宜构建区域物流网络系统。1.点辐射。点辐射一般以区域中心区(主要农产品生产中心区)为中心向周边地区摊开。中心区的生产、供应、销售的社会化程度较高,能与周边地区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农产品物资流通,加快以中心区为核心的区域物流发展速度。2.线辐射。线辐射一般以辐射干线(如铁路、公路、大江、大河以及大湖沿边航道和濒临沿海的陆地带)为辐射的带状源,向两翼地区和上下游地区摊开。辐射干线上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化程度较好,现代化程度较高,两者之间的物流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推动区域农业产业化的发展。3.面辐射。点辐射和线辐射大大加快辐射区域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形成以中心区为核心,以干线为骨架,各地区相互衔接,分工合理的面状辐射体系。面辐射可以分为摊饼式辐射和跳跃式辐射。摊饼式辐射是指农业产业发展水平和现代化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向周边地区进行物资流动的过程,使周边地区的发展速度加快,并逐渐向外推移。跳跃式辐射是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地区跨过一些地区,直接与落后地区发生物流联系,使落后地区进一步发展。其中摊饼式辐射的辐射距离比跳跃式短、阻力小、物流成本小、物流利用率高。(二)依托农业区域物流中心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物流中心的建立要依托物流基地的建设,物流基地是一个或多个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是具有一定规模的综合服务功能的物流集结点。它的建设应当注意地理位置、占地规模、流通功能及信息咨询、维修综合服务等设施的集成。1.地理位置。农业物流基地、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应当具有一定规模和综合服务功能的流通中心。三者均应位于产业中心及次城市边缘、交通条件好、用地充足的地方,一般可选择在交通枢纽地带,可以衔接陆、水、空等运输方式,使物流基地内部物流网络与外部物流网络相适应。2.占地规模。一般而言,农业物流基地、物流园区或物流中心占地面积大,集多种功能设施为一体,是发挥综合协调和基础作用的物流设施的区域集合体,是大规模集约化物流设施的集中地区和物流线路的交汇点,是以仓储、运输、加工等用地为主,同时还包括一定的与之配套的信息、咨询、维修、综合服务等设施用地,规模宜在70万平方米左右。3.流通功能。物流基地、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的三者是综合性、区域性、在批量的物资位移集中地,它把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融为一体,成为产供销企业之间的桥。物流活动必须具备的运输、存储、装卸、包装、流通加工等功能,成为具有多种物流功能的流通形式和作业体系,并通过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现代化信息网络,对农产品加工品的采购、进货、储存、分拣、配送等业务进行科学、统一、规范的管理,使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商品的运动达到高效、协调有序。(三)建立共同配送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建立共同配送是将众多流通单位处理同种的或异种的商品配送功能整合起来,促使他们共同利用仓库、车辆等设施、设备,有效整合物流配送资源,将小批量货物转换成商品集运,形成大批量配送,实现低成本高水平的物流服务。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物流经过共同配送实现资源共享,进而实现物流过程中的连锁经营,将采购供应、验收入库、储存保障、储存保管、配送运输等功能衔接起来,形成顺畅运行的物流配送系统,发挥连锁经营的优势,实现规模经济效益。通过共同配送具体方式的创新从而为农业产业化提供物流保障。(四)实现信息网络化为农业产业化服务农产品物流信息是物流活动的指南,农产品物流过程中所有的物流活动都是根据信息开展的,最终促使整个物流网络系统顺利地运转。农业产品物流网络系统涉及到各个环节的相互衔接是通过物流信息予以沟通的,基本资源的调度也是通过物流信息共享来实现的。为使农产品物流活动正常、有序地进行,必须保证物流信息的畅通。农产品物流信息网络化可以弥补物流的传播路径,增加透明度,可以使传统的二维市场突破空间的概念成为多空间市场,使物流信息变得流畅。农业信息网络化是指在其物流领域综合应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实现物流信息的电子化、数字化,并能完成其在多媒体、高效率的综合网络上自动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和交换,最终达到物流信息资源充分开发和普遍共享,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农产品物流效率的过程。在实现农产品物流信息网络的建设中应注意建立自动识别系统(条形码、射频识别)、电子数据交换、智能交通系统、仓储管理系统、销售信息系统。通过以上系统的建设而实现农产品物流信息系统的合理运行为农业产业化过程服务。


    赞同1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