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区

科技特派员,您身边的科技专家

科技特派员,您身边的科技专家!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技科普
夷陵区气象灾害影响及防御
服务中心 发布    浏览1285次   2021-05-26发布

夷陵区气候概况

宜昌市夷陵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雨热同季,受地势影响,气候垂直差异很大。

常年平均降水量为1133.5毫米,主要集中在5-9月,以6-8月最多,是暴雨多发时段。

年平均温度为16.9 ℃,1月温度最低为1.6℃,7月温度最高为32.6℃ ;极端最高气温为40.6℃,出现在2010年7月1日;极端最低气温为-12.0℃,出现在1977年1月30日。

年日照时数为1613.4小时,日照率36.4%;无霜期276.4 天左右。

夷陵区暴雨受灾典型

2020年6月27日8:00起,夷陵区普降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小溪塔城区及周边、乐天溪部分站点雨量超过200毫米。据67处水利监测站点统计,27日08时--28日08时,全区累计雨量大于50毫米30站,大于100毫米19站,大于200毫米3站。其中最大累计雨量257毫米,发生在小溪塔街道南津关站;最大小时雨强69.5毫米(27日10:00-12:00),发生在小溪塔街道仓屋榜站,降雨相对集中,导致城区内涝严重。据统计,本次强降雨造成我区13乡镇(街道、试验区)60451人受灾,因灾倒塌房屋11户19间,严重损坏房屋24户51间,一般损坏房屋153户231间,居民住房一楼房屋进水800多户,商铺门面一楼进水500多户,紧急避险转移2804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799公顷,成灾面积1613公顷,绝收面积582公顷,毁坏耕地面积35公顷。车辆被淹进水110多辆。灾害直接经济损失13259万元,其中农业损失1631万元,基础设施损失7115万元,工矿企业损失2660万元,家庭财产损失1853万元。

夷陵区2019年干旱情况

微信截图_20210526092842.jpg

2019年夷陵区气候年景总体较差,气象干旱严重。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大范围暴雨天气过程较少,本站出现≥50毫米的暴雨天气次数仅为1次(7月23日);南北降水分布不均,干旱天气较明显,7月24日-10月11日,我区持续高温晴热少雨天气,大部地区极端最高气温达到了38-39℃,造成我区出现伏秋连旱,中南部乡镇出现重旱到特旱。

据统计,持续晴热高温少雨天气,造成我区鸦鹊岭、小溪塔、龙泉、试验区、分乡、黄花、太平溪、乐天溪、三斗坪、邓村等10个乡镇遭受旱灾,因旱受灾人口84819人,因旱需生活救助人口7280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2290公顷,成灾面积6189公顷,绝收面积1036公顷,受灾主要为经济作物,包括柑橘、茶叶、蔬菜等,部分农作物水稻、玉米、红薯、花生等。旱灾直接经济损失9715万元。

夷陵区暴雪事件

搜狗截图21年05月26日0929_2.jpg

2018年1月冷暖空气活跃,多次交绥,造成我区气温高低起伏较大,全区共出现了2次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1月3日-1月4日,受北方冷空气南下影响,我区遭遇入冬以来强度最大、范围最广的雨雪冰冻天气,全区大部分地区出现大到暴雪。3日08时~04日08时,我区积雪深度超过5cm的乡镇有5个,分别是邓村(20cm)、樟村坪(17cm)、下堡坪(15cm)、太平溪(15cm)、雾渡河(9cm)。本次灾害造成我区大部分乡镇遭受雪灾,因灾损坏房屋5户8间,钢架棚垮塌97户,农作物受灾面积80.72公顷(主要是大棚蔬菜、草莓、白芨、苗木等受灾,垮塌大棚约542个)。雪灾造成部分线路跳闸停电,10千伏断线2处,400V倒杆24处,断线51处,因雨雪冰冻多条公路封闭、班车停运。灾害直接经济损失2135万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约1854万元,基础设施损失175万元,公益设施损失3万元,家庭财产损失103万元。

气象基本知识

天气是指短时间(几分钟到几天)发生的气象现象,如雷雨、冰雹、台风、寒潮、大风等。

气候是指长时期内(月、季、年、数年、数十年和数百年以上)天气的平均或统计状况,通常由某一时段内的平均值以及距平均值的离差(距平值)表征,主要反映一个地区的冷、暖、干、湿等基本特征。

常用气象术语

白天:北京时间08时至20时。

夜间:北京时间20时至次日08时。

日界:以北京时间20时为日界。

气温:空气冷热程度。气象部门发布的气温是指在观测场中百叶箱内(距地面1.5米高度处)温度表所测得的温度。最高气温是指一日内气温的最高值。最低气温是指一日内气温的最低值。

降水量: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和固态(经融化后)降水,没有经过蒸发、渗透和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单位是毫米。

相对湿度:表示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和潮湿程度的物理量。地面空气湿度是指离地面1.5米高度上百叶箱中测的空气湿度。常用相对湿度来表示湿度的大小。

气压:大气作用于受力物表面单位面积上的力叫做大气压强,又称大气压。现在气象台站测量气压常用水银气压表。

大气环流:指大范围的大气层内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各种气流运动的综合现象。

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是位于副热带地区的暖性高压系统。它对中、高纬度地区和低纬度地区之间的水汽、热量、能量的输送和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大气环流的一个重要系统。

西风槽: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北侧的中、高纬度地区,3公里以上(700hPa)的高空盛行西风气流,称为西风带。西风带中的槽线,称为西风槽。

降雨预报的用语:

根据一天24小时内,在直径20厘米的圆形雨量筒所收集到的降雨量的多少,分级如下:

1) 小雨:0.0毫米—9.9毫米(0.0毫米指人能够发觉下雨,但量很少雨量桶量不出来)

2) 中雨:10.0毫米—24.9毫米

3) 大雨:25.0毫米—49.9毫米

4) 暴雨:50.0毫米—99.9毫米

5) 大暴雨:100.0毫米—249.9毫米

6) 特大暴雨:250.0毫米

气象观测

地面观测:天气现象(雨雪霜冰雹雾霾雷电等)、温度(气温、地表温度、浅层低温、深层低温)、风向风速、湿度、能见度、天空状况(阴晴多云)、云量云状、气压、太阳辐射、紫外线、酸雨、大气成分

高空探测:50米—1万米空中气压、温度、风向风速、湿度

气象观测类型:地面人工及自动气象站观测、高空探空气球、气象卫星、天气雷达、GPS水汽、微波辐射、闪电探测定位  

天气预报

目前,5天预报时效的水准与20年前2天预报时效的水准一样

1 、天气预报

按照预报时效分为:短时、短期、中期、长期预报

0-6小时之内为短时临近预报

1-3天为短期天气预报

4-10天为中期天气预报

11-30天为延伸期预报

月以上为长期或气候预测

在短期预报中:

“今天白天”是指上午8:00到晚上20:00   

“今天夜间”是指晚上20:00到次日早上8:00

“今夜到明天”是指晚上20:00到次日20:00

2 、气象预警信号

预警信号内容与级别:

预警信号由名称、图标、标准和防御指南组成,是由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向社会公众发布。

预警信号级别有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四个等级,分别代表一般、较重、严重和特别严重,同时以中英文标识,与国家的所有应急处置等级和颜色保持一致。

预警信号种类: 霜冻、寒潮、暴雪、道路结冰、大雾、霾、暴雨、冰雹、大风、雷电、高温、干旱、沙尘暴、台风等14种。

3、气象灾害风险预警

    目前,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是指针对暴雨诱发的可能灾害开展的气象预警服务,以增强灾害防御能力,最大程度避免和减轻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

灾害风险预警对象:

中小河流洪水、山洪、水库、滑坡(泥石流)

气象灾害风险等级:

Ⅳ级,风险低

Ⅲ级,风险较高

Ⅱ级,风险高

Ⅰ级,风险很高

什么是气象灾害

气象灾害:是指大气运动和演变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建设及国防建设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害,称为气象灾害。

气象灾害是自然灾害中最为频繁而又严重的灾害。各类自然灾害中,气象灾害占70%以上,我国每年重大气象灾害影响的人口约达4亿人次,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左右 。

气象灾害的内容

气象灾害是自然灾害中的原生灾害之一。 一般包括天气、气候灾害和气象次生、衍生灾害。

天气、气候灾害

指因台风(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暴雨(雪)、雷暴、冰雹、大风、沙尘、龙卷、大(浓)雾、高温、低温、连阴雨、冻雨、霜冻、结(积)冰、寒潮、干旱、干热风、热浪、洪涝、积涝等因素直接造成的灾害。

气象次生、衍生灾害

指因气象因素引起的山体滑坡、泥石流、风暴潮、森林火灾、酸雨、空气污染等灾害。

我省气象灾害有13种:暴雨(雪)、干旱、大雾、霾、雷电、大风、低温、高温、冰雹、霜冻、寒潮和台风

我区常见的气象灾害雷电,暴雨,冰雹,低温。

台  风

台风(Typhoon)是一种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12级或以上。

危害:大风、暴雨、巨浪

每年登陆我国平均7个,影响湖北1—2个。1994年7月11日06号台风从汕头登陆,阳新县24小时降水量达541mm 。

台  风

24小时内可能或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陆地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或阵风8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24小时内可能或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陆地平均风力达8级以上,或阵风10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12小时内可能或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陆地平均风力达10级以上,或阵风12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标准:6小时内可能或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沿海或陆地平均风力达12级以上,或阵风达14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台风的主要危害

引发海损海难,吞噬船只,卷走渔民,造成水产业损失

大风肆虐,吹倒房屋、电线杆、广告牌等设施

洪水泛滥,淹没农田,引起城市内涝,

冲毁交通道路,致使垮堤垮坝

诱发山体滑坡、泥石流,掩埋房舍,毁坏庄稼,夺人性命

台风的应急要点

预防台风的主要措施

早撤离,保平安 。

听警报,早转移。

备物品,避水灾。

早停工,保安全 。

疏水道,防漫溢。

早躲开,防安患 。

固外物,保安全。

早停运,防事故 。

暴 雨

暴雨预警信号

蓝色

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黄色

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橙色

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红色

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到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暴雨的主要危害

1 导致江湖河泊水位暴涨,淹没农作物,冲毁农田,造成农作物减产或绝收

2 冲毁道路、桥梁、房屋、通讯设施、水利设施,冲垮堤岸堤坝,造成江河水库决口,酿成大灾

3 引起山洪暴发、山体滑坡和城市内涝,直接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4 造成严重水土流失,影响生态环境

暴雨的预防

1 畅通水道防堵塞

应确保各种水道畅通,应防止垃圾、杂物堵塞水道,造成积水。

2 修好屋顶防漏雨

及时抢修房顶,预防雨水淋坏家具或无处藏身;预防雨水冲灌使房屋垮塌、倾斜 。

3 关闭电源防伤人

暴雨来势凶猛,应当立即切断家用电器的电源,防止积水带电伤人。

4 减少外出防意外

注意随时收听收看天气预报预警,合理安排生产和出行,尽量减少外出 。

5 远离山体防不测

尽量远离危险山体,谨防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危情发生 。

大风

大风是指瞬时风速达到或超过17.2米/秒(或目测风力达到或超过8级)的风。大风是湖北常见的灾害天气之一,主要出现在3~8月,其中4~6月最多,大风受地形影响较大。

龙卷风是一种强烈的、小范围的空气涡旋,这种漩涡造成中心气压很低,而吸起地面的物体,抛向天空。也可把海(湖)水吸离海(湖)面,形成水柱,然后同云相接,俗称“龙取水”。

龙卷风产生的强烈的旋风,其中心附近风速可达100m/s~200m/s,比台风(产生于海上)近中心最大风速大好几倍。龙卷的生命史短暂,一般维持十几分钟到一二小时,但其破坏力惊人。

大风

24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阵风7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 平均风力为6~7级,或者阵风7~8级并可能持续。  

12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或者阵风9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 平均风力为8~9级,或者阵风9~10级并可能持续。

6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0级以上,或者阵风11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 平均风力为10~11级,或者阵风11~12级并可能持续。

6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2级以上,或者阵风13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为12级以上,或者阵风13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大风的主要危害

1 造成房倒屋塌、高大建筑物受损、树枝折断,由此造成人员伤亡。

2 在行进中的汽车、火车失控,甚至颠覆。

3 大风极易导致海损翻船事故。

4 刮断电线或电杆,甚至吹倒、损坏高压铁塔,造成大面积停电事故。

农作物倒伏、折损、落果,吹毁塑料大棚;助长森林火灾和城市火灾发生发展。

大风的防御

大风应急处置

横向逃离,防砸防压

不及逃离,速趴洼地

远离险地,进入“地下”

躲进小房,远离外墙

加强监测,准确预报

合理选种,及时抢收

造防风林,减轻风害

加固外物,关闭门窗

高  温

高温:高温是指日最高气温达35℃以上的天气现象,达到或超过37℃时称酷暑。 

我区高温主要出现在6-8月,其中又以7-8月的“三伏”期间最频繁,5月和9月常有发生。我省各地年平均高温日数多在10-20天之间,并有两个高值区,即鄂东地区、三峡河谷。

极端高温则出现在三峡河谷和鄂西北地区。

高温预警信号

日极端最高气温≥35℃以上时称为高温。

黄色

天气闷热,一般指连续3天日最高气温将在35℃以上。

橙色

天气炎热,一般指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要升至37℃以上。

红色

天气酷热,一般指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40℃以上。

高温的主要危害

人体不适、中暑甚至死亡

农作物发育受阻,自燃性火灾等

农业干旱

重特大火灾集中发生

爆胎及车祸频繁发生等

高温的防御

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做好防暑降温准备工作

午后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加强老、弱、病、幼人群提供防暑降温护理

露天作业的人员应当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干  旱

干旱是一种长期无雨或少雨,使土壤水分不足、作物水分平衡遭到破坏而减产的农业气象灾害。春季干旱影响春播,或造成春播作物缺苗断笼,并影响越冬作物正常生长;7~8月份的伏旱,影响早、中稻的正常灌浆和晚稻的移栽成活,造成棉花蕾铃脱落;秋旱影响秋作物的产量及越冬作物播种。

干旱在湖北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伏秋连旱、冬春(初)夏连旱造成的危害最重,鄂北岗地干旱最重,据统计,1959、1966、1972、1978、1985、1986年这6个大旱年,平均每个大旱年减产粮食16亿千克。

预计未来一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达到重旱(气象干旱为25~50年一遇),或者某一县(区)有40%以上的农作物受旱 。

预计未来一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达到特旱(气象干旱为50年以上一遇),或者某一县(区)有60%以上的农作物受旱 。

干旱的危害及防御

造成农业歉收,甚至绝收

节约用水,减少浪费

科学耕作,蓄水保墒

导致城乡居民缺水、人畜饮水困难

调剂用水,确保重点

致使火灾频发,烧毁财物;

调整作物品种,适应干旱

水流减少,供电紧张,航运受阻

水体污染,空气灰尘迷漫,生活环境恶化

雷  电

雷电是指伴有雷击和闪电的局地对流性天气,常伴有强烈的阵雨或暴雨,有时有冰雹和龙卷。当云层很低时形成云地间放电,就是雷击。其持续时间一般较短,单个雷暴的生命史一般不超过2小时。

夷陵区雷电多出现在夏季,其次是春季和秋季,冬季偶尔出现;7月、8月两月最多,全省平均初雷日在2月27日,平均终雷日在10月6日;全区年平均雷电日数36天,最多年份可达53天。

雷电预警信号

黄色

6小时内可能发生雷电活动,可能造成雷电灾害事故。

橙色

2小时内发生雷电活动的可能性很大,或者已经受雷电活动影响,且可能持续,出现雷电灾害事故的可能性比较大。

红色

2小时内发生雷电活动的可能性非常大,或者已经有强烈的雷电活动发生,且可能持续,出现雷电灾害事故的可能性非常大。

雷电的防御

雷电的应急处置

关闭门窗 远离金属

避雷场所慎选择

切断电源 慎用电器

防范姿势要正确

莫用座机  慎用手机

披衣穿鞋有讲究

忌用喷头  勿打赤脚

金属用品妥处置

暴  雪

暴雪是指24小时纯雪的降水量大于或等于 10 毫米;或24小时雨夹雪的降水量大于或等于10 毫米,且积雪深度大于或等于5厘米。

湖北省暴雪一般发生在每年的1~2月。暴雪日数最多的是鄂西北山区,三峡河谷、清江河谷及中东部其他地区次之。暴雪最大积雪深度,鄂西北及海拔800米以上的地区可达40厘米以上,江汉平原及鄂东地区可达25~40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