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区

科技特派员,您身边的科技专家

科技特派员,您身边的科技专家!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技科普
茶园新建实用技术
张春蓓 发布    浏览1694次   2019-04-02发布

新建茶园道路网规划:

为使茶园管理和运输方便,应根据需要设置不同规格的道路。茶园的道路分为干道、支道和步道,互相连接组成道路网。干道是连接各生产区、制茶厂和场(园)外公路的主道,要求能运行汽车和拖拉机。一般路宽 8~9 米,路坡不要超过 5 度,转变处的曲率半径不小于 15 米,能供两辆卡车对开行驶。支道也是茶园划分区片的分界线,其宽度以通行手扶拖位机和人力车为准,一般宽 4~5 米。步道是茶园地块和梯层间的人行道,宽2~3 米。实行机耕的茶园要留出地头道,以供耕作机械掉头之用。

茶园道路的设置,要便于园地的管理和运输畅通,尽量缩短路程、减少弯路。为了少占用地地,应尽可能做到路、沟相结合,以排水沟的堤作道路。据各地的经验,道路以控制在占场地总面积的 5%左右较为适宜。茶园开垦之前就要划出支道、步道的位置,然后边开垦,边筑路。

新建茶园水利设施规划:

设计新茶园时,水利设施既要考滤多雨能蓄,涝时能排,缺水能灌, 又要尽量减少和避免水土流失。

(1)隔离沟,设在茶园上方与荒山陡坡交界的地方,深、宽各 70~100 厘米,横向设置,两端与天然沟渠相连或开人工堰沟,把水排入蓄水塘堰,以免山洪冲毁茶园。
(2)纵沟,用以排除茶园中多余的地面水。顺坡向设置,可沿茶园步道两侧设置,要求迂回曲折,避免直上直下;坡度较大的地方,可开成梯级纵沟以减缓水势,防止径流冲毁茶园梯坎和道路。
(3)横沟,其作用主要是蓄积雨水浸润茶地,并排泄多余的水入纵沟。在茶地内与茶行平行设置,与纵沟相连。坡地茶园每隔 10 行一条横沟。梯式茶园在每台梯地的内侧开一条横沟。
(4)沉沙坑,在纵横沟中每隔 1.6~3.3 米挖一个沉沙坑,深、宽各30~45 厘米,长 60~70 厘米。其作用是沉沙走水,并可缓减缓水流速度。
(5)蓄水池,供茶园施肥、喷药、灌溉之用,一般每 5~10 亩茶园要有一个蓄水池。

(6)地下水位高的茶地,要开排除积水的水沟。

新建茶园种植防护林:

茶园种植防护林可以保持水土,改善小区气候,冬季减轻大风和严寒的侵袭,夏季增加空气湿度,减少茶地水分的蒸发,有利于茶树生长,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
防护林一般种在茶园周围、路旁、沟边、陡坡、山顶以及山谷岙口迎风的地方。防护林的树种要以高干树和矮干树相搭配,选择能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生长较快的和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树木。一般采用杉树、油茶、桉树、油桐、乌桕、女贞、香樟、棕榈等作为防护林木。夏季日照强烈,常有伏旱发生的地区,还应在茶园梯坎和人行步道上适当栽种一些遮荫树。
每亩种树在 10 株以内,不可栽种过密,更不能种在茶行里,树冠应高出地面 2.5 米以上,以免妨碍茶树的生长。

新建茶园田块开垦:

为了加强茶园的水土保持,在开垦建立茶园时,凡是坡度在 10 度以内的缓坡地,按一定行距实行等高种植;坡度在 10 度以上较陡的坡地, 可沿等高线修水平梯田,建立梯式茶园。
开垦前先将荒地内的灌木、荆棘、杂草坟堆、乱石等障碍物清除,柴草晒干后堆积起来,运出园外,烧成火土灰供作肥料。零星的成林林木, 可尽量保留作防护林或遮荫树。
新垦荒地在茶树种植前,必须进行深耕,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通气透水性能,促进土壤熟化,为茶树根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生荒地一般要进行两次深耕,第一次初垦,要求全面深挖 50 厘米以上,并将土层内树根、茅草根、竹根、石块等清除干净。初垦时翻起的土块不必打碎,以利风化。在种植前还要进行一次复垦,要求挖深 20~30 厘米,并将土块打碎、整细耙平。
新开垦的荒地,有机质缺乏,在茶树种植前,最好先种一次豆科绿肥, 熟化土壤,培养地力。

茶树苗木种植规格:

主要有单条栽和双条栽二种:
单条栽:一般的种植行距 1.3~1.5 米,丛距 25~33 厘米,每丛种植2~3 株,每亩用苗 2500~4000 株。在气温较低或海拔较高的茶区,行距可适当缩小到 1.2~1.3 米,丛距缩小到 20 厘米左右。
双条栽:在单条栽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种植方式,每 2 条以 30 厘米的小行距相邻种植,大行距为 1.5 米,丛距 25~33 厘米,每丛种植 2~3 株,每亩用苗 4000~6000株。与单条栽相比,双条栽具有成园和投产较快,但同时保持了日后生产管理的便利性。
新建茶园茶苗移栽:
田间圃地育成的茶苗,移栽适期应选择茶苗地上部休眠期,移栽成活率较高,或应据气候特点,避免在干旱和严寒时进行。长江中下游地区种茶,在秋冬季或早春(11 月至次年 3 月)都可以移栽。移栽时间早一些, 有利于茶苗成活,但有的年分冬旱严重,大面积移栽浇水花工多,所以选在春初进行较好,这时温度低,雨水多,栽后浇水数量和次数都可减少。茶苗的移栽先要开好沟,选择无风的阴天起苗定植。实生苗的主根太长, 可以剪短一些。扦插苗在取苗前一天要浇湿圃地,以减少茶苗失水和取苗时伤根。从外地调运茶苗,要注意包装与通气,并浇水提高其成活率。茶苗移栽,每丛要用符合规格、生长基本一致的茶苗 2~3 株时行种植,不符合规格的茶苗,在苗圃地归并抚育,待次年后取用。茶根在土中力求舒展,然后覆土踩紧,防止上紧下松,让泥土茶根密切结合。移栽后若连续晴天,一般隔 3~5 天浇水一次,每次浇水要浇透,使根部土壤全部湿润,在种植最后覆土时,应使茶行两边盖土略高,使种植线形成凹形,这样有利于再次浇水时,水分集中,不致流失。

幼龄茶树管理技术:

幼龄茶树生长幼弱,根系浅,抗旱抗寒力差,容易遭受旱害和冻害。重点应做好以下几项技术环节:
(1)抗旱保苗:在旱热季节到来之前,进行茶园铺草覆盖,以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避免茶苗受旱。覆盖物可就地取材,山菁、麦杆、稻草等均可,覆盖在茶树两旁各 30 厘米左右,厚度 10 厘米,上压碎土。
(2)补苗间苗:新建茶园在建园后 1~2 年内将缺苗补齐,补苗要选择生长一致的同龄壮苗,每穴补植两株。补后浇透水分,在干旱季节还要注意保苗。
(3)防止冻害:在低温条件下茶苗易遭受冻害,应采取茶苗防冻措施。增施基肥,培土壅根,铺草覆盖,茶园灌水,提早耕锄等,对预防冻害都有很好效果。幼年茶树冠面枝叶冻伤时,应在开春气温稳定后将冻害受伤部分剪去,严重的如造成整株叶片发红(或青枯),枝条干枯时,还要分别采取台刈或重修剪等方法挽救,使其重新恢复生机。

幼龄茶树定型修剪:

幼龄茶树修剪的目的是促进侧芽萌发,增加有效分枝层次和数量,培养骨干,形成宽阔健壮的骨架,因此称为定型修剪。定型修剪一般要进行三次,每次的高度和方法也不一样。

第一次定型修剪:当一年生茶苗有 75~80%长到 30 厘米以上时,即可进行。如果高度不够标准,可推迟到第二年春茶生长休止时期时行。第一次定型修剪的高度,对今后分枝的多少和生长强弱有密切关系。一般而言,第一次定剪高度应离地面 15~20 厘米为宜。
第二次定型修剪:一般在上次修一年后进行。修剪的高度为在上次剪口上提高 15~20 厘米。如果茶苗生长旺盛,只要苗高已达修剪标准,即可提前时行第二次定型修剪。这次修剪可用篱剪按修剪高度标准剪平,然后用整枝剪修去过长的桩头,同样要注意留外侧的腋芽,以利分枝向外伸展。
第三次定型修剪:在第二次定型修剪一年后进行。如果茶苗生长旺盛同样也可提前。这次修剪的高度在上次剪口上提高 10~15 厘米,用篱剪将蓬面剪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