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区

科技特派员,您身边的科技专家

科技特派员,您身边的科技专家!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技科普
智慧化的乡村什么样儿?
孙雨生 发布    浏览569次   2024-04-25发布

来源:陕西农村网-陕西农村报   

春日的汉滨区县河镇财梁社区风景如画,在数字化赋能下,村子治理得越来越好。

郝屹讲解数字乡村系统的具体功能。

子洲县三川口镇麻新庄村智慧温室大棚一角。(资料图)

每天直播卖货结束后,黄国安都会在网上处理订单。

旬阳市神河镇柳林村数字乡村平台实时监控画面。

自国家推进数字乡村试点工作以来,大数据技术在我省加快“进村入户”,不仅为乡村发展带来了新的风貌,为农民增收增添了新的动力,也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新的助力。

那么,大数据加持下的智慧乡村什么样儿?是通过实施“智慧治理”,数字赋能乡村公共服务,让“互联网+”向乡村延伸覆盖;是利用数字乡村平台,整合基层党建、乡村旅游等各方资源,推动乡村治理提质增效;是搭乘数字化快车,重塑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把凭经验种养变成凭数据种养……

1 智慧乡村 “云”端管理

只需一套系统,一个屏幕,就可轻松“玩转”乡村各种大事小情。在安康市汉滨区县河镇财梁社区,处处可见数字化、智能化在乡村治理中的应用。

春日的财梁社区山清水秀,鳞次栉比的高楼、干净整洁的道路和星罗棋布的园区勾勒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3月23日,蒙蒙细雨中,村民汪显清又一次转悠到了社区的数字乡村视频监控室。

“这可真是个高科技,把党务服务、政务服务、公共服务都安排得妥妥当当,效率确实高。”提起这套系统,汪显清有说不完的话,“村中有‘数’,我们分分钟就能了解到各种惠民政策,也能快速办理教育、医疗、养老等事务,简直是太方便了。”

听到汪显清的话,中国建设银行总行派驻财梁社区驻村第一书记郝屹由衷地高兴。“这个系统是我们总行援建的,你看,屏幕上分别是森林防火、过水桥和村口路三个实时视频画面,以及社区气象、河流水位、蔬菜园土壤检测等动态数据。”郝屹进一步解释道,“通过这个系统,不论是防火防汛还是平安治理,都能做到科学精准。比如过去巡视社区的17眼山顶水窖就要两个半小时,这两年装了电子浮标杆后,一有汛情,系统马上就会报警提醒。”

其实,这个数字乡村系统的“本领”远不止这些。在财梁社区的最高点,甚至还安装了火源检测的摄像头。“这个摄像头720度不间断旋转,可以覆盖整个社区的辖区面积,并能根据烟雾的形状和温度,通过大数据分析比对判定是不是火源,从而进行实时预警。”郝屹称。

对于此项功能,汪显清也连连夸赞:“以前,巡山防火全靠我们的干部两条腿一个个山头跑,不仅耗费时间和精力,效果还不行。现在有了这套设备,能够有效精准管控,保护自然资源,村干部也省事多了。”

智慧乡村,“云”端管理。如今,随着乡村网络基础设施实现全覆盖,乡村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展开,我省乡村治理和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大幅提高。在各项数字基础设施的支持下,“互联网+”的触角已深入乡村发展的方方面面。

2 数据赋能 “云”上种养

这几天气温反常,几场降雨让渭南市白水县林皋镇北马村变得更冷了。养殖户刘军孝的手机APP“云上畜牧”不断发出预警信息:猪圈里有30多头能繁母猪体温异常偏高。等他赶到圈里查看时,有不少母猪的耳标已经亮起了红灯。

在刘军孝的养殖场,每头猪的耳标都会24小时采集猪的体温和运动数据,并上传到“云上畜牧”后台。当猪的体温超过39摄氏度,或运动轨迹长时间保持静止,“云上畜牧”就会主动向其发出预警信息,并点亮耳标上的红灯。

“以往判断猪是否生病,只能靠观察它们的厌食、拉稀等症状,但这时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期。有了这个APP,大数据系统会实时采集猪的体温、运动轨迹数据,可以及时发现异常,让我们的生猪存活率大大提高。”刘军孝高兴地说。

村里有“数”,不但解锁了养殖业的新“玩法”,也能让传统农业变得高大上。

三月的陕北乍暖还寒,而榆林市子洲县三川口镇麻新庄村的温室大棚里却是一派春意盎然。一株株普罗旺斯西红柿绿油油的,有的已经长到了半米高,上面开出了黄色的小花。

“我们这昼夜温差大,普罗旺斯对温度、湿度及光照等生长条件比较敏感,技术要求很高。”麻新庄村党支部书记蔡建亮告诉记者,往常只能靠经验对温湿度、光照等进行粗略判断,自打去年7月装了物联网大棚监测系统后,农户在手机上就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棚内的各种精确数据。如有异常,还会发出告警提醒,指导农户及时调整种植环境,并关联智能喷灌、智能通风、智能卷帘设备。

数据赋能,“云”上种养。大数据、物联网正在重塑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农户从凭经验种养变成凭数据种养,乡村产业未来有“数”可期。到2025年,我省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数字“三农”协同管理平台、农业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将全面建成。新建数字农业农村示范基地50个,全省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200亿元,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达90%以上,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总体水平超过40%。

3 直播卖货 “云”销四方

“欢迎来到直播间的朋友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地道的陕南红薯粉条和腊肉,欢迎大家随时下单。有想了解粉条和腊肉制作过程的,咱们也可以聊聊,请大家顺便帮我加个关注,点点小红心。”3月24日,在旬阳市神河镇柳林村,村民黄国安正对着手机,热情洋溢地介绍着家乡的土特产品,生动有趣的讲解引得网友纷纷下单。

自打走上直播带货这条路,黄国安的生活掀开了新的一页。过去,他曾操持着一家小卖部,传统的经销模式越来越跟不上时代节奏。后来,他尝试学着上网,利用网络把当地的优质、特色农副产品卖出大山,让自己和乡亲们的口袋变得更鼓一些。但一开始,网速慢、资费高等“拦路虎”挡在前面,黄国安的网上销售之路走得并不顺畅。

柳林村是中国联通安康分公司的定点帮扶村,帮助村子实现整体脱贫后,该公司继续以数字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让数字惠农、智慧兴村。2021年11月,柳林村“数字乡村”平台正式搭建启用,黄国安也成为首批受益者。打那之后,他就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学着用手机进行直播卖货。没想到,这一步还真走对了。

“去年,我收购的各类农副产品通过网络卖了4万多元,今年除了在网上进行订单销售外,我打算好好利用‘数字乡村’直播平台,让我们这儿的农副产品卖得更好、销得更远。”想象着未来的日子,黄国安笑得合不拢嘴。

有了“数字乡村”平台,如今的柳林村,数据化身“新农资”,直播成为“新农活”,农业“上网”高质量托起乡村产业发展,数字进村为乡村治理装上“智慧大脑”,平台式服务稳稳地托起老百姓的幸福生活。

田野里架起直播间,土特产变身“网红尖货”;通过数字化物流平台,解决农产品运输中的“堵点”“卡点”……随着数字乡村建设大力推进,数字技术成为“新农人”必不可少的“新农具”。这背后,是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飞速发展。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5G网络覆盖我省所有县城城区,实现“村村通宽带”“县县通5G”,渭南、宝鸡、安康、汉中等地所有乡镇已实现5G网络全覆盖。

村中有“数”,眼下的乡村,也跟以前有了大不同:从田间地头到日常生活,自动化收割、智能安防、物联网养殖在越来越多的村子里成为常见场景,乡村中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变越来越多。进村靠“脸”,种田上“天”,秋收上“网”……未来的乡村,一定会变得更加充满智慧范儿。

本报记者 赖雅芬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