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区

科技特派员,您身边的科技专家

科技特派员,您身边的科技专家!

当前位置:首页 > 云课堂
非洲猪瘟防控与复养
盛万红 发布    浏览1167次   2022-11-30发布

非洲猪瘟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在北方、南方多个地区都能广泛传播。其特征是发病过程短,死亡率高,病猪临床表现为发热,皮肤发绀,淋巴结,,胃肠粘膜明显出血。当前要想对非洲猪瘟采取综合性防控对策,要分析判定非洲猪瘟与各类常见出血性、败血性疾病之间的差异性。通过全面掌握非洲猪瘟基本发病现象才能对疾病进行合理防控,避免疾病大范围传播,保障生猪养殖健康发展。

一、非洲猪瘟临床症状

非洲猪瘟属于热性、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发病死亡率较高,对生猪养殖综合效益具有较大影响。潜伏时间都在519天范围内,部分病情严重的病例感染210天内便会死亡,其病情危害程度主要是受到毒株感染途径等差异影响。中等毒力毒株以及强力毒株在410天死亡率为30%50%,强力毒株死亡率100%特征是发病过程短,死亡率高达100%从临床症状中能得出,急性患病时大多数病猪体温都会快速上升,达42℃以上;大多数病猪腹部位置以及耳部位置皮肤有不同程度出血点,在眼、鼻等位置有较多粘性分泌物,其视粘膜大多发红,便秘呕吐症状交替发生,病猪行走和呼吸难度较大;部分患病时间较长的生猪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神经病害;妊娠阶段母猪患病,会导致流产问题发生,母猪病死率较高。部分亚急性型临床症状与急性症状之间具有较大相似性,但是症状危害性相对较轻,病死率也较低,发病时间较长;体温变化情况没有具体规律可循,大多数都是在41℃范围内,生猪各个关节具有明显疼痛感。大多数慢性病猪都表现为呼吸困难,关节部位有肿胀,局部皮肤溃疡严重,正常情况下还能存活一段时间,但是难以康复。

二、 非洲猪瘟病理学变化特征与诊断

对病死猪全面解剖之后,能看出其脾脏位置存在肿大现象,肿胀位置质地较脆,其梗死病灶较为严重;脾脏外部主要是表现为紫黑色以及红色。其下颌以及肠系膜淋巴结存有出血现象,其切面主要是呈现出大理石纹路病变问题。肺脏质地硬度较大,出血问题较为严重。胃浆膜层存有弥漫性出血问题,肾脏肿胀问题突出,颜色变化明显,其表面存有血点。在淋巴节有猪瘟罕见的某种程度之出血现象,上表或切面似血肿之结节较淋巴节多。心包液特别多,少数病例中呈混浊且含有纤维蛋白, 但多数心包下及次心内膜充血。在诊断过程中主要是选取DNA定位杂交、PCR 实验、免疫组织化学检验、病毒分离动作接种、酶联免疫吸附操作等。其病毒有5层结构特征,病毒颗粒包含3万余个蛋白亚基,组装成直径约为260纳米的球形颗粒,是目前解析近原子分辨率结构的最大病毒颗粒。

三、非洲猪瘟病毒特性:要想彻底扑灭非洲猪瘟病毒,就要了解非洲猪瘟病毒的特性,了解非洲猪瘟病毒特性后对症下药,效果更好、效率更高。非洲猪瘟病毒有“三怕”和“三不怕”:

(一) 三怕:怕高热、怕干燥、怕强酸强碱

(二) 三不怕:不怕冷、不怕脏、不怕咸 

1、喜低温:4 1年以上 

2、耐酸碱:pH3.911.5

3、喜有机物、耐高盐 

不同介质中的存活能力:

1、在冻肉中存活数年 

2、在血液、粪便和组织中存活数周至数月 

3、未熟肉品、腌肉和泔水中可存活较长时间 

四、做好非洲猪瘟应急控制和病死猪无害化处理

1、加大非洲猪瘟防控宣传力度。为了全面提升当前基层养殖人员养殖技术水平,对非洲猪瘟合理防控,优化养殖人员传统化养殖模式,要对养殖技术与各项养殖理论知识进行大范围宣传。畜牧管理部门通过微信公众号、广播电视、微博、报纸等方式对当地非洲猪瘟流行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分享传递综合性防控措施,扩大基层群众对非洲猪瘟的理解,建立共同防治氛围。让广大养殖户认识到高温以及消毒剂能对猪瘟病毒进行杀灭,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清除各类排泄物与残余饲料。禁止非养殖工作人员随意进出猪舍。通过全面广泛开展宣传工作,提升广大基层养殖人员疾病防控意识与防控能力,降低非洲猪瘟发病概率以及发病危害。

2、非洲猪瘟疫情综合处理措施。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播有多种形式,其中较为关键的是钝缘蜱类生物传播途径,钝缘蜱类为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播提供良好的载体,并为非洲猪瘟病毒的保存,甚至是变异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同时,除猪被携带病毒的蜱等媒介昆虫叮咬感染非洲猪瘟外,健康猪与患病猪或污染物直接接触是非洲猪瘟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生猪制品的贸易调运,运输工具和疫区相关制品的餐厨剩余物,以及野猪的迁徙实现传播。重点注意是在非洲猪瘟病毒传播中,软蜱是重要生物媒介,当此类寄生虫对患有非洲猪瘟的生猪进行叮咬之后便会携带病毒,再次对健康猪进行吸血过程中将会导致此类病害传播。当前可以选取有机磷类、拟除虫菊酯类等杀虫剂进行综合控制。所有病死猪和接触物品全部实行无害化处理消毒,车辆、器械可以用戊二醛消毒液1:200比例兑水进行喷淋消毒,切断病毒传播路径。在养殖过程中个发现病死猪之后,乡镇畜牧管理部门要及时调查了解疫病发生主要病因,并迅速将病情上报县级畜牧兽医管理部门。县级畜牧兽医部门与动物防疫部门要基于临床表现症状以及流行病学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及时选取紧急性控制措施,避免疫情大规模扩散,对养殖场进行封锁隔离处理。对养殖场内外环境进行深入消毒,确保疫情能得到全面控制。对疫病发生区域的流行病学表现特征进行深入检查,采集各类样品,并采取封锁隔离控制措施。畜牧管理部门在实验室进行病料诊断,病情确诊之后迅速上报到县级人民政府,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批后及时设定相关区域实行隔离、封锁、消毒、扑杀、无害化处理。

五、非洲猪瘟清栏、消毒程序 

养殖场在确诊非洲猪瘟后,按照早、快、严、小的原则迅速隔离、封锁、消毒。生猪全部扑杀就近挖坑深埋,底部放2米以上生石灰,表面用烧碱消毒作无害化处理。猪舍(包括自动刮粪沟)猪场周边严格消毒,消毒程序如下:

1、第一周:每天可用戊二醛消毒液1:200比例兑水早中晚三次愤雾消毒,包括地面、墙壁、屋顶、自动刮粪沟、化粪池、设施设备及周边,持续愤雾消毒一周。

2、第二周:用烧碱2:100比例兑水每天上午、下午分别喷淋消毒两次,持续消毒一周。

3、第三周:每天用火焰对猪舍焚烧地面、墙壁、及所有猪能接触的地方焚烧一遍,持续焚烧一周。

4、第四-五周:封闭猪舍,用高锰酸钾和福尔马林按1:20比例混合搅拌放置室内铁桶中熏蒸消毒两周。

猪场消毒后,对猪舍内及化粪池的粪污进行清理,清运到平地或田间进行堆积,用生石灰覆盖,在用地膜密封发酵一个月后制作有机肥或还田利用。

六、全面升级防疫硬件,筑牢三道防线。

要筑建三道防疫体系。一是围墙防疫体系:完善猪场周围围墙,只留大门口、出猪台、出粪池等位置与外界连通,其他区域全部围蔽,不留任何漏洞。排水沟用铁丝网阻拦,防止猫狗进入。生活区与生产区围栏防疫体系:彻底隔离生产区与生活区,确保所有进出只能通过唯一大门口进入。猪舍与猪舍隔离体系:隔离区域、片区生产区域、环保区域之间筑建隔离带,用不同颜色的衣服,区分不同区域的工作人员,做到不交叉。二是要将厨房外移。场内厨房移至猪场外围,选取防护距离合理的地点,对食材进行消毒,对食材进行加热熟化,所有饭菜都经过高温后进入猪场。三是要将消毒点前置化。在现有猪场门口,增加一道消毒关卡,使用有效的消毒药物消毒。该点要具备对车辆,道路、人员、物资、药物疫苗的消毒。具备物资加热功能,对所有能进行加热的物资进行6030min的加热。建立车辆清洗烘干中心。所有进场或靠近猪场的业务车辆(饲料车、猪苗车、种猪车、猪粪车、垃圾车),在靠近猪场之前,都要在洗消中心进行清洗,消毒,烘干。烘干要求6030min以上。

全面封场,严格实行消毒制度:除了饲料、药物、疫苗、猪及必要生产物资进入猪场,其他物资减少或禁止进入猪场。

饲料入场前要对饲料车进行彻底消毒,通过中转的方式接驳进入猪场,有条件的可使用散装料塔传送进入猪场,阻止饲料车及饲料袋入场。药物疫苗在场外进行2次消毒,1次臭氧熏蒸,可以加热的进行加热处理后,方可进入场内。疫苗必须经过有效消毒药物浸泡后,经过臭氧熏蒸方可入场。外来人员、本场休假人员进入猪场,存在较大风险,视为红色警戒。人员回场前进行有效隔离,邀请畜牧技术人员协助检查,对需要回场人员进行ASFV抽样检测。检测合格后,回场人员执行冲凉、换衣鞋,生活区隔离后,方可进入生产区。在疫情高危区域,可执行封场。猪只引种要谨慎。ASFV病毒感染猪,具有一定潜伏期,引种之前检测为阴性,并不能确保该猪没有被感染。在疫情高危区域,可以暂时闭群,不引种。所有物资进场,先经过消毒水彻底喷淋,有内孔的(如管道),也必须用消毒水消毒;物资必须经过6030min加热后,方可入场。指所有人员、猪只、医疗废弃物、垃圾、猪粪出场,必须经过中转,外来车辆不得进入场内。

猪场出猪台设置单项回流关卡,确保猪只能出,不能进。运输车辆使用密封式猪车,确保运输安全。人员外出必须经过场长或者更高级别的管理人员审批,坚持只出不进,减少风险。在疫病流行高危区域,建议停止垃圾、猪粪、医疗废弃物外运。确实需要外运的,经过中转的方式转运出去,对中转点进行彻底消毒。疫病高危区域,实行封场、闭群,切断外来可能的传播风险,保证场内安全。

七、健全防疫体系,压实防疫责任。

制定符合本场的防疫体系,落实防控责任。每一个防控环节如何操作,制定流程图,对操作人员进行思想及操作培训。建立监督机制,监督每个防疫环节落实情况,确保无漏洞可钻。对猪场周围3公里的散养户进行规范,免疫、消毒。监控猪肉产品及生猪进入猪场周边地区,确保大环境安全。

生猪免疫净化程序:

1、种猪免疫:伪狂犬灭活苗(2ml/头份)普免3次,每次间隔4个月。

2、仔猪免疫:新生仔猪腹泻:接种普伪净(1ml/头),建议50日龄左右接种猪瘟免疫活疫苗,80日龄左右免疫灭活疫苗,“活疫苗+灭活疫苗”方案,控制发病,减少排毒,降低环境中病毒载量。

3、后备母猪免疫:配种前4周和8周分别肌注伪狂犬灭活苗(2ml/头份) 

、对非洲猪瘟的反思:对疫区生猪限制移动,严禁运输、加工、禁止经营病死猪及其产品,是我国进行畜禽传染性疾病控制的常用手段,非洲猪瘟疫情的爆发,使得疫区出现了生猪无法调出、存栏生猪出售速度加快和猪价持续走低的现象;其次疫区养殖户生猪养殖效益下降,养殖户养猪积极性下降;最后将导致猪肉及其制品消费量下滑,生猪存栏量走低。如何恢复生产,保障供给,反思如下:

1、危中有机:非洲猪瘟对于中国养猪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这对我们一直依赖于疫苗、药物进行疫病防控,忽略生物安全的一种惩罚! 

2、防控思路:生物安全体系是防控非洲猪瘟最有效的方式,也为今后疫病防控指明了方向,应成为规模猪场的必备措施。 

3、可防可控:做好生物安全,加强营养、环境、人员管理、巩固免疫、提高猪群的动物福利,非洲猪瘟可防可控。 

4、净化良机:非洲猪瘟疫情下,生物安全措施已经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为疫病净化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在防控非洲猪瘟的同时,猪瘟、伪狂犬等疫病的净化也可能实现。

非洲猪瘟属于重要的传染性病毒,对生猪养殖业产生较大损失。当前要对此类疾病诊断方法与流程进行选取,做好各个环节预防控制操作,提升疫情预防控制成效。笔者从事基层畜牧兽医工作33年,自2018年非洲猪瘟爆发以来,一直潜心研究非洲猪瘟的防控技术,在30多家规模养殖场四年的反复对比试验中,成功摸索出一套非洲猪瘟的防控技术和消毒措施,取得很好的效果,为今后的生猪复养打下良好的坚实基础。

 


下载原文件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