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区

科技特派员,您身边的科技专家

科技特派员,您身边的科技专家!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技科普
农产品冷链出村,瓶颈亟待突破 | 专家视点
陈昌华 发布    浏览959次   2022-10-20发布

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能够有效降低农产品产后损耗,是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基本民生的日常所需。同时,有利于实现择期错季销售,能够有效提升小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的市场竞争力和产业抗风险能力。

因此,农产品冷链建设对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具有重大意义。

j71JNbDxhYzhcfG1.jpg

01 红利加速释放,产业发展迅速

近年来,国家不断发布鼓励冷链基础设施建设的产业政策,政策红利加速释放。此处,不得不提,2021年,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这是关于冷链物流的首个五年规划,全面系统地指明了我国冷链物流发展方向和路径。同时,文件中提出布局建设100个左右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的部署,首批17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

现在,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产地销地冷链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冷链装备水平显著提升。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市场规模从2012年1100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超3800亿元,年复合增长16.8%。冷库库容近1.8亿立方米,冷藏车保有量约28.7万辆,分别是“十二五”末期的2倍和3倍左右。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互联网高速发展、年轻群体消费习惯改变、新零售业态崛起等,生鲜电商规模迅速扩大。在冷链物流价值链中,生鲜食品占冷链物流的比重接近90%。

此外,在新冠肺炎疫情和消费快速升级的影响下,我国生鲜电商带动农产品冷链物流迅速发展、转型升级,展现出强劲韧性和巨大潜力。冷链物流为预制菜行业高速发展提供了基础和支撑,2021年预制菜的成交额同比增长156%。

zfDRwYF6fptYG6H8.jpg

02 基础设施总体仍显不足

当前,冷链建设仍显不足,基础设施配备不到位,从产地的“最先一公里”到集散地的“中间一百米”,再到销地的“最后一公里”,冷链还没有配备到全链条诸环节。

根据《全国冷链物流企业分布图》显示:2021年我国冷库保有量达到5224万吨,只能满足不到20%的需求;具有法人企业的冷藏车保有量达到143649辆,但果蔬、肉类、水产品冷藏运输率仅为35%、57%、69%,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90%的平均水平;从人均保有量看,我国人均冷库占有量仅为每人0.037吨,冷藏车为每万人配有一辆,人均冷链设施拥有率远低于美国、日本与韩国。

冷链物流成本较高。目前,生鲜电商最大的问题是物流仓储成本太高。据调研数据显示,我国生鲜农产品物流成本占总成本的30%至40%,损耗率达10%至15%。仓储成本加上生鲜产品保质期有限,若运输过程中出现温度偏差,很容易出现腐坏变质、挤压损坏等问题。因此冷链物流的成本远高于普通快递,仓储物流成本成为最大痛点。

冷链环节仍有“断链”。在仓储运输环节上,生鲜农产品一般是先进入冷藏箱,再使用较为先进的技术将其冷藏,空间规划方面较为薄弱;在大中型的批发市场中,冷藏设施性能较差,从冷藏车到冷库转运的“软环节”中,往往出现生鲜冻品露天堆放、转运转储环节脱离冷链等问题。而在配送方面,由于基本采用泡沫箱或保温袋,加之配送路线不完善,容易导致货物在配送途中经受不住高温而融化、变质。

冷链基础设施建设存在区域和结构失衡问题。在存量资源中,老旧设施依然偏多,亟待升级换代和优化配置。尤其在“双碳”目标下,一部分高能耗、低产出的设施设备亟须加速淘汰。特别是农村前端预冷和港站枢纽冷链设施资源不足,冷链物流设施在区域分布、产销地分布、温区功能等方面,存在区域性、结构性失衡问题。

03 冷链出村进城瓶颈亟待突破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不足。现阶段我国冷链基础设施投资布局相对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和沿海城市,城市人均冷库容量偏小,农村前端预冷和港站枢纽冷链设施资源不足、冷藏保鲜设施较少、冷藏车难以直达田间地头现象比较普遍。此外,冷链专业人才“培养不出,挽留不下”、产业信息化数字化提升缓慢等,仍然制约着冷链发展。

EK3KRYeWh7TZeixb.jpg

近日,2022年明确的24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达41个,覆盖全国27个省(区、市)。它们的建立将形成3方面显著作用。

一是空间分布更加优化,有效拓展覆盖范围。24个基地中,东部地区8个,中部地区4个,西部地区9个,东北地区3个,统筹兼顾区域发展,健全完善空间布局,将有力支撑“四横四纵”国家冷链物流骨干通道网络建设,带动冷链物流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网络化发展。

二是辐射能力更加强大,有效支撑市场供应。相关基地具备良好存量冷链设施条件和较大冷链物流规模,仓储、加工、配送等冷链物流综合服务水平较高,将有力保障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主要城市群以及有关地区大中城市冷链物流服务和生活物资需求。例如,保定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冷库库容近300万立方米,生鲜农产品年周转量约1100万吨,西宁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辐射范围涵盖西宁、德令哈、格尔木、拉萨、日喀则等城市,对加强区域生活物资供应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三是优势条件更加明显,有效带动产业发展。围绕农产品特色产区、进出口重要节点、食品加工产业聚集地冷链产业发展需要,明确一批基础较好、潜力较大的城市建设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有利于加强冷链物流与现代农业、冷链产品加工、商贸流通等产业融合发展,有效扩大中高端冷链物流服务供给,支撑动相关产业做大做强做优。

未来,在夯实基础设施,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以数字技术贯穿渗透全链条诸环节,人才投身乡村振兴广阔天地的基础上,还应构建冷链物流惠农生态共同体。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用联盟、股权投资等方式合作,与冷链物流企业深入合作,让冷链发展的利益更多惠及农民。各参与主体应加强沟通、促进协同,在政策、市场、技术、金融等多方利好下,构建冷链经济生态共同体,形成共振效应,实现价值升级,推动共同发展。

素材来源丨农民日报,作者单位系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

图片来源丨中农富通图库、微信公众图库